第21章 吓了一跳

回到帅帐,明镐连连吩咐摆酒,今夜要庆祝一番。

不管用曲城,还是挖地道,城内都有应对措施,一个不留神就会失败。上次被烧了曲城,小校刘遵献计挖地道,明镐心情一直很紧张,生怕到时又会功败垂成。今天看了大炮轰城,心情立即放松下来。跟曲城和地道不同,大炮轰城简单粗暴,正因为简单粗暴城中无法防御。

众人落座,杜中宵对明镐拱手道:“谏议,今日城前放炮的时候,下官允诺炮手,若是今日能够轰塌西段女墙,人人重赏。如果军中有赏钱,还是立即兑现得好,能提振军中士气。”

“赏,赏!”明镐摆手,“大炮的炮手每人一足贯,一匹绢,小炮的每人百文,立即去发现钱!”

一边的新兵叉手应诺,去找军中管军需的官员,兑现赏钱。

在杜中宵心里,军前重赏不是好事。纪律严明的正规军,不应该用这种手段,而应该是用军功荣眷激励士气。这不是省钱的问题,军功荣眷落到实处不会比直接发赏钱便宜。战时军前重赏,好的说法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实际会培养军队的不良习气,打仗只认钱,失去荣眷感和责任感。而没有荣眷感和责任感的军队,军纪必然成问题,也难以面对复杂局面,更加不能在困难局面时坚持。

不过禁军习气如此,过节要发钱,演习要发钱,出兵打仗更要发钱。钱一旦少了,或者对发下来的物品不满意,随时就有可能哗变。贝州开战月余,朝廷已经发了两次特支钱。

陶十七和炮手围在青铜大炮旁,大口喝着酒,人人欢喜异常。

天一擦黑,军中便就给他们送来了酒肉,酒每人半斤,肉要多少有多少。他们可能扭转战局,城下官兵看在眼里,送过来的,酒是好酒,肉是好肉。

下午开炮的时候,虽然不时用水降温,打了一下午,此时的铜炮还是如个火炉一般。陶十七带人围在这里,如同围着火炉烤火,在这春寒料峭的夜里,别有一番风味。

喝了一会酒,就见杜中宵带了几个人过来,众人急忙见礼。

杜中宵道:“你们今日神勇,打得极好。大帅嘉许,每人钱一足贯,绢一匹。酒足饭饱后,大家早早歇息。明日继续轰城,等到破城之后,还有重赏!“

炮手们一起欢呼,开开心心接了钱和绢,各自收了起来。

钱是前些日子内库里出来的新铜钱,绢是今年新收上来的秋税,杜中宵特意检查过。大军驻扎在这里,多少钱都花了,不要在这些小节上让官兵不舒服。这几年发生过多次,因为发的绢帛质量不好,造成军队哗变的事情。现在要想方设法提振士气,争取一鼓作气,攻下贝州。

用铁炮的炮手每人一百文,旁边大炮的威力他们看在眼里,自知不能比,同样兴高采烈。

发完了赏钱,杜中宵重回帅帐,与大家尽欢而散。

看着就要破城,王信、王凯和郝质等将领,都不敢喝醉。散了之后,各自回自己军营,做详细的布置。破城的第一功,属于杜中宵带来的大炮无疑,其他功劳,比如抓获王则及一众头目,大家还要争一争。

李继和回帅帐后,把今日的情形写成奏章,命人快马送回京城。

明镐每天向枢密院汇报军情,李继和的奏章,则呈递皇上,是两个不同的渠道。因为走马承受有各种特权,奏给皇帝的是密奏,其他人不知道,极易引起将领猜疑。

明镐除了连夜向京城奏报之外,又派了两千士卒,在城外起了一堵高墙,大约与城墙等。他在贝州城下已经耽误了太久,凡是对攻城有利的,都不计代价去做。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看了新起的土墙,命各炮转移到城门以东,全部布置到土墙上。

陶十七指挥炮手,架好大炮,装填弹药,看看城头,请示了杜中宵,命令先对着城楼放上一炮,试试威力。大炮平射,威力比仰射大了近倍,不是昨日可比。

一炮发出,地动山摇,城楼塌了一角,众人发一阵欢呼。

王则听了昨日战况,带了宰相张峦和枢密使卜吉正在城楼上观望,不想今天第一炮打在这里。城楼剧烈摇动,有好几个人摔在地上,面色如土。

王则军校出身,这个时候倒是有一股狠劲,高声道:“都起来,也调我们的砲,轰对面的炮!还有弓弩,全部调来,射死他们!”

卜吉看了看外面土墙上的炮,对王则道:“大王,离得太远,只怕没什么用处。”

王则厉声道:“打不到他们,吓一吓也好,难道我们在城里等死么!”

卜吉无奈,只好把城中的弓弩手调来南城墙,向城外乱射。又命城头布置的旋风砲,装了石弹,向城外新筑起的土墙打去。旋风砲的形制不大,因为灵活,可以随时改变发射方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