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韩琦到来

蓝元震走后,又等了一二十日,进入七月,韩琦才卸任枢密使,到了胜州。

迎了韩琦入帅府,杜中宵道:“河曲这个地方,到了七月,天就凉了。太尉迟迟不来,倒是让我不知道干什么好。现在内外平静,正是最好的时候。”

韩琦笑道:“现在的枢密院,可与以前的不同,我非要等到新任枢密使,才能离开。”

杜中宵问道:“不知新的枢密使是何人?不知军事可是不好。”

韩琦摇了摇头:“贾昌朝相公。他在河北多年,那里的禁军整训参与很多,不算不知军事的人。”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贾昌朝专精于经学,是给现在的皇帝讲经而受赏识,实际政务上可没有韩琦的本事。他入朝受重要,显然是皇帝的关系。

入了帅府,韩琦左右看看,道:“当年与党项大战的时候,胜州可不似现在繁华。三年多时间,节帅统帅一路,军功无数,地方发展得也让人不敢相信。”

杜中宵道:“这里是贸易要道,自然商业发展得起来。有了钱,就一切好说了。”

韩琦连连点头:“不错,这几年胜州着实不同,每年京师用的牛羊之类,不知多少来自这里。”

说完,杜中宵向韩琦介绍了河曲路和胜州的官员。富弼与韩琦当年曾经一起主持庆历新政,交情深厚。只是性格不同,私下交往不多。现在再次相见,格外亲热。

职位交接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杜中宵看天色不早,对韩琦道:“我在后衙备了酒筵,为太尉一行接风洗尘。接下来的几日,交接完事务,我再告辞。”

韩琦道:“节帅不必急于离去,西北事务还多有请教的地方。朝中御史再多任几日没有什么,我没有节帅教导,只怕误了西北大事。”

杜中宵道:“太尉先前掌枢密院,来西北任职,必然大计已定,还有什么疑难?”

韩琦道:“节帅在西北三年多,打下来了一个河曲路,又恢复西域,天下间再没有一个人比你更懂西北。节帅应该看得出来,狄太尉帅秦凤路,我来河曲路和安西路,朝廷有意党项。如何打党项,朝廷虽有初步议论,大的方略却未定。此事惟有节帅能够说得清楚,如何肯放过?”

杜中宵笑着摇头,连说不敢。两人有当年一起指挥对党项战事的交情,这些年文书不断,有格外的交情。严格来说,对党项胜后,韩琦入京城为枢密使,全军整训,其实就是韩琦在内,杜中宵在外,两人互相配合才搞起来的。不过杜中宵个人不喜欢与官员结党,私下交情并不深厚。

到了后衙,已经备好酒筵,众人落座。

杜中宵举起酒杯,对众人道:“我在河曲路任经略,到今天已经三年多了。做的好做的坏,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说了。现在朝廷已经定了,我入京城为官,河曲路交由副使富弼。另再派韩太尉到河曲路来,任河曲路、安西路经略使。今日韩太尉到了,我们且饮一杯。”

众人饮了酒,韩琦道:“三年多前杜节帅来救唐龙镇时,我是河东路经略使,一起指挥了对党项的战事,大获全胜。今天再来河曲路,与诸位同僚,一起共事。”

众人一起问讯,又饮了一杯酒。

酒过三巡,话题慢慢放松,众人各自说话。杜中宵和韩琦、富弼、张昇、包拯一起,议论着现在党项那边的局势。两个枢密使放到党项南北,摆明了要对党项动手了,也没什么避忌。

富弼道:“对党项开战,若从地理来看,最方便的地方是山河关。离着那里不远就是河州,有铁路到达,而山河关则宽近十里。当然,党项也知道那里危险,这几年一直持续加固,要攻破可是不容易。”

包拯道:“还不止如此,这几年党项封锁贺兰山,不许百姓出山。河州虽与党项极近,却没有贸易往来,也没有人员往返。显然党项对山河关,看得是最重的地方。”

韩琦点了点头:“是啊,河曲路多次奏报,山河关敌人把守极严。而且从那里入党项,要过几十里山中谷道,很容易被袭击,是要慎之又慎。不过,对党项开战,河州的人马不能少。”

张昇道:“那是自然。不然党项知道朝廷没在那个方向派兵,必然抽调人马到他处。因为铁路到了延州,党项没有办法抽调横山兵马,现在他的人手可是不足。”

杜中宵道:“有了铁路,现在陕西的局势其实与以前已经不同,攻守异势。真正重要的地方,是火车到达的地方,无非是镇戎关和延州。自延州进攻,要过横山,交通不便,不适宜大规模出击。真正对党项威胁最大的一地,是镇戎军,这也是朝廷派狄太尉到秦凤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