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替换了(第4/5页)
王阳明听他的口音有古韵:“你也是古人,此间既然流行不分先来后到直呼名姓,我知道是在叫我就可以了。”作古这么多年,还这么活泼,也是难得。
“好嘞。”校尉到了台阶下就闭上嘴,拾阶而上,在殿外行礼:“阎君,王子来访。”
阎君惊讶的抬头:“稀罕事啊。”
“咱们这儿还有王子了?”
“别的地府溜过来的?那咱们可应该知道。”
“进来。”
王阳明忍俊不禁,迈步进去,抖了抖袖子,刚要作揖。
两位阎君一起叫到:“王阳明!”没错,他们俩在休假期间按耐不住,去找王阳明聊过天。他当然是来者不拒,双方相谈甚欢。
另外几人:“哦,你来了。”
“阳明甚安,来的稍迟。”请帖里也没写具体的时间,送请帖的人看起来也不着急。
阎君同样不着急:“不迟,我们这十年才休息了两次。”
人间有六千万人,被一个不关注民生的皇帝,用几个忙于自己政绩和勾心斗角巩固权力的官员管理着,地府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很好,你先去画中山走一遭,见一见诸子百家,稍后为你设宴。”
一位阎君站了起来:“我陪他去。数年未见,正有些话要说。”
隔壁屋里的墙上挂着诸子百家的画像,与阎君殿仅仅是没有门的薄薄一墙之隔:“请。你直接往自己的画像里走就行。”
王阳明试过,鬼可以在人间穿墙而过,在地府倒是没法穿墙,可能因为同属阴物吧。
试着往画上一挨,头往上碰了碰,这画画的倒是很像,手扶着的墙忽然消失了,直接推开门帘走了出来,眼前是一间清清淡淡的干干净净的民宅,一个标准的明代小四合院,天井下有桂花树那种。
阎君:“诸子百家都有生前住惯的民居,乃是为了你们开启民智,教人学仁义道德,致力于天下太平,功德无量。上古时期喜欢结庐而居的老庄那房子是真惨,我想给翻修,他们还不让。这群山不在人间,也不在阴间。”
王阳明点点头:“多谢。”这就是个一亩地多一点的小院,倒是和他日常起居之处差不多大。
门外是山峦叠翠、曲折回环的山路、还有一片湖泊。
山林中零星点缀着一些房子,大多颇有古韵(老、破、小),只有一间房子上贴金镶玉,房顶上庭院前扔满了珍珠宝石,烁烁放光,一颗珊瑚树与房顶齐高,那大颗的红宝石蓝宝石,世所罕见,大片雪白的玉璧,奇异精妙的天工球,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了。极乐世界的七宝在此处更是逊色。
王阳明奇道:“那是谁家宅院?”奇怪,没听说诸子百家中有谁沉迷于物欲,就我们儒家讲究礼法,那也是以约束自己为准。
阎君:“唉?我也不知道。我们不常来这里,通常是请人出来说话。”
天上孤雁横空,忽然鸣叫了一声,向下俯冲。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清瘦飘逸的道人:“我,庄周。”
“庄周不再梦蝶,梦做大雁了?”
庄周大笑:“两千年,蝴蝶长大了。你在看管仲?”
“那是管子的房舍?不曾听说他奢淫。”
“哦,他跟人打赌。人生前盖棺定论,坚守一辈子贞操即可,到死后倘若有百般利益近在咫尺,依然是每一刻都在被考验。管仲拿了几十箱珍宝回来,数也不数抛洒出去,等着输赢分晓。”
庄周是觉得无所谓,就当个路标。其他人的态度各异。
阎君旋即离开。
王阳明很快就找到了朱熹,看房子分辨年代来猜里面是谁。
朱熹在宋朝被贬斥,在明朝被抬高,反对他的人认为是因为同姓的关系,姓朱的在历史上名人很少,朱敬则、朱温和朱淑贞、朱熹之后就是朱元璋了,正如唐圣祖李耳,宋圣祖赵玄朗,明朝也不可免俗的抬高同姓之人。
王阳明倒觉得他不错,虽然还不完善,不如我,但颇有可取之处。
二人畅谈了三天三夜,不知饥渴,谈完之后朱熹觉得自己应该对理学做一点精修,不是说王阳明全对,但自己这里有一点可以改变的地方。
……
朱厚照再次拎着设计图给祖宗看:“这地方如果是天堑,那只要一直往上修,就能攀爬到天上。如果不是天堑,必有尽头。普通人哪能想到朕有这么聪明,能修巴比伦塔?”
朱元璋摆摆手:“此事不必再提,要修你自己修,休想染指我奉天殿的木料。”我这可是辛辛苦苦攒了很多年的木料。
现在已经命令朱祁镇去学木匠手艺,拿着锛凿斧锯反复练习,直到成才为止。一方面杜绝他通过习文练武变强,另一方面嘛,工匠身份卑贱令人不齿。
朱厚照只好叹了口气,在自己的的宅地里插上无数柳枝、小榆树,等这些小苗苗长成木料,再拿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