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长安篇

原本, 明玄应当在江州多休养一阵子。

可长孙蕙忽然要回长安,明玄又从明程那处套出了些长安城的情况,便坚持同行。

长孙蕙奈何不得他, 只能分神照顾, 这一路反而走的比来时更慢。

一路上,夫妻二人心照不宣,都期待江州忽然送来消息,告诉他们人已找到。

然而, 长安城已近在眼前,仍没有消息送来。

刚到府内,长孙蕙安置了好明玄, 匆匆换套衣裳,要去卫国公府。

明玄想陪她过府。

长孙蕙将他按躺下:“你去做什么?他们又不喜欢你。”

明玄怔住。

他当然知道, 无论他立多少军功,无论明家出多少将才与谋臣, 在长孙家眼里, 都不值一提。

比起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后, 他明玄给的又算什么?

可是,以往长孙蕙顾及他的感受从不明言, 他知她为难,也不在意。

今日却尖锐起来,甚为古怪。

“你去国公府做什么?”明玄不放心的问。

长孙蕙仔细为他掖好被角,手掌轻抚他的脸颊,语气温柔:“报平安。”

……

自明黛和明媚出事的言论在长安传开, 国公府便炸了锅。

卫国公曾派人去明府请人,没想明玄和长孙蕙先后离开了长安,府中无人。

他们更着急了, 越发觉得传言非虚。

长孙蕙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来国公府是什么时候。

她曾在这里张大,在最胡闹顽皮的年纪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她都了若指掌。

可如今,兄弟姊妹各自成家,这国公府有了新的一代人,她曾经留在这里的痕迹,早已淡去。

待卫国公与国公夫人出来,长孙蕙未及行礼,已被焦急不已的母亲握住手。

母亲的手,意外的暖。

“儿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黛娘人在哪里!”

母亲张口就问黛娘,长孙蕙眼中凉了一分,手也抽出来:“母亲……”

她微微哽咽,眼眶红了:“女儿也不知道,女儿好担心她们……”

从前无法无天的长孙蕙,更多时候是反抗叛逆,何曾在双亲面前露出这样软弱无助的姿态。

此刻,她也像是个需要安抚的小女儿。

然而,国公夫人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生生愣住。

卫国公狠狠拂袖:“你现在哭有什么用!我就不懂,天下间怎么会有你这样当母亲的?”

他气不打一处来:“即便是寻常人家,姑娘待嫁时,哪个不是老老实实留在家中学规矩礼仪!?偏是你们夫妻二人,将一国储君看做什么?将东宫正妃看做什么!?竟纵她至此,于婚前出游!”

长孙蕙眼眶盈泪,声音扬起:“正因那是我的女儿,我才不忍她入宫后如坠牢笼,半点不得自由!她自小就往江南走动,最喜欢那处风景,若……”

“若什么!?”话被打断。

国公爷指着她:“什么叫如坠牢笼!?有你这样教自己女儿的!?”

“今朝为太子妃,来日便是国母,你不教她如何光耀门楣,尽可着这些无谓的小女儿情怀计较。”

“册封黛娘的圣旨早已在内侍手中握着,只待殿下忙过这阵便来,现在你说怎么办!?怎么办!?”

在国公爷的斥责中,国公夫人回过神,拉住女儿的衣袖:“乖女,你先别哭,我问你,媚娘呢?媚娘也没了?”

此话一出,国公爷头朝这边偏了一下。

他们夫妻二人似是想到了同一处。

没了一个,另一个也行。

二人动作不大,神情隐晦,长孙蕙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她眼中渐渐失去光亮,声音很轻:“媚娘……也找不到。”

国公夫人如受凿心之痛,退一步,捂住心口:“怎么会这样……”

国公再次转过头去,长叹一口气。

长孙蕙缓缓闭眼,真真落了一行泪下来,再睁眼,她眼睫上还沾着细细的水珠,眼里却再无半点凄楚之态。

“母亲。”长孙蕙轻声喊她:“夫君与小叔已派了人马去搜寻,我心中难安,便请了位得道高人过府做法。”

“高人说,只要将黛娘和媚娘接触过的所有东西和人集在一起,做一场法事,或可追得她二人的气息。”

“女儿已将家中奴仆和她们的物件都找到了,细想一下,好似还缺国公府的。母亲,您帮我找找吧。”

卫国公冷哼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即便找回来,她们的清白也都没了!东宫哪里还能容得下她们!?”

长孙蕙柔柔弱弱的跪地:“母亲……”

国公夫人哪里见过这样跪地哀求的女儿?

记忆里,她永远都是面上笑着,再狠狠反击,也不知是随了谁,难以教服管束。

看着长孙蕙,国公夫人暗想,到底是做了母亲,也会服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