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4页)
“海关居然雇佣中国人”、“海关居然雇佣女人”、“海关居然会收这么年幼的小姑娘”,这三个话题,又让人议论了十分钟。大伙再三盘诘,才不得不承认,她的履历无懈可击。
“洋枪、火炮、机械、船舶……对了,我还见过朝廷要购买的洋人军舰……”
林玉婵继续危言耸听。虽然阿思本舰队已被拍卖了,但她全程参与此事,也经手过一些相关资料,特意记了基本船舶数据。
“譬如那个旗舰,排水量一千二百吨,两门68磅炮,四门18磅炮,航速9节,一千二百马力……”
与会的何伟诚做过漕运,义兴人员也都懂行。她一边说,一边有人将这些名词快速解读,换算成中国人常用的战斗力单位。
李先生的笑容慢慢僵了,枯瘦的手捋着枯黄的胡子。
难以想象。她一个妙龄姑娘编不出这些东西。
再自负的绿林武术家,也知道这完全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水平。
有人忽然低声道:“对,听说洋人组了洋枪队,叫什么‘常胜军’,训练中国人用枪用火炮,跟太平军交火。”
有人马上反驳:“我们也会用洋枪。打得还比官兵准呢。”
“然而百姓要买支洋枪都得有门路,避人耳目从国外订货。”林玉婵想起自己那柄德林加1858的来历,迅速接话,“而朝廷和洋人勾结,西洋军火要多少有多少。”
这话又是无法反驳。有人清清嗓子,说不出话。
过去,老朽的满清贵族可以对着西洋人发明的玩意儿斥一句“中看不中用”,红衣大炮锈死在仓库里也不拿出来听个响。可如今,他们也拉下老脸,求着洋人施舍那些奇技淫巧了。
朝廷能压榨全国百姓的血汗去换火炮。天地会有什么?
最后,等大家脸色都难看起来,林玉婵才说:“上海都是洋人租界,城防更比大清地界先进得多。我们讨论过了,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比小刀会时期更甚。天地会已经人员凋零,不能做无谓的牺牲,还是继续韬光养晦比较好。”
其实她这话也有点夸张。太平军多次进攻上海,也曾攻占不少远郊土地,租界也算不上固若金汤,有一次徐家汇教堂都被占了。倒是没少什么财物,反而多了些东西——紧挨着十字架圣像旁边,多了个“耶稣之弟”的神位,底下还给放了点水果。
但当前要务是保义兴。不说别的大道理,她的义兴股份不能打水漂。
苏敏官被“三堂会审”的时候,林玉婵也没闲着。她早在船上就想好了:跟苏敏官还能扯扯历史唯物论,而不用担心被他一脚踢飞;跟这些老前辈就算了,他们的观念根深蒂固,对造反的理解和实践大约还停留在乾隆时期。
只能拿新鲜出炉的“洋务运动”稍微敲打一下。
要造反她是一万个支持的,但不能像现在这样似的,全国上下打地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全都是某城某县单独造反,朝廷稍微从周围调个兵,就是独力难支……
单反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历史书里各种血的教训。
起码得等到,现代化军器流入民间,等到有铁路,有电报,能全国大串联……
那时基本上也到辛亥年了,时机正好。
历史的时钟不能强行拨快,否则会出各种各样的毛病。
李先生召来一个下属,轻声询问一些话。
这些老前辈城府都深,林玉婵看他们脸色,猜不出自己这话到底起了多大分量,正咬着下唇,寻思再怎么“危言耸听“一下,忽然手指一热,被苏敏官悄悄握了一下。
他一夜没睡,嘴角带着疲惫的笑意,眼神却犀利如往常,只有跟她对视的那一瞬,才偶然柔和下来。
“白羽扇,是舵中军师。职位已空缺十八年。”他悄声说,“有权利畅所欲言,不受各种忌讳。”
林玉婵愣了好一阵,低声问:“难道其他人没有权利畅所欲言?”
他嘴角现出嘲讽的笑:“祖宗成法嘛。”
林玉婵也无奈一笑,心中默默收回了方才“让他事后炒自己鱿鱼”的念头。
她轻声问:“这样说,管用吗?”
她也是慢慢想明白。苏敏官今日为什么带她来,不就是让她发挥长处,来给这些老顽固洗脑的吗?
除了死记硬背过一点屠龙之术,她文不成武不就,还能干啥?
苏敏官用目光拍拍她肩膀,轻笑着低声回:“现在我觉得,我好像确实在利用你。”
林玉婵冷冷瞪他一眼:“把‘我觉得’去掉。”
说利用多不好听。他今晚救她狗命,值得她倾情回报。
被林玉婵炸了个重磅炸弹,此时会议的内容已经变成了“如何在天地会内部也搞个洋务运动”,至于具体内容,夹杂了许多暗语指代的人名地名,林玉婵并不能完全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