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殷妙永远记得十八岁那年的圣诞假期。
这一年,她远渡重洋出国留学,交到了酷炫到天上的新男朋友,还在因缘巧合下确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以及……以及在男朋友的调戏下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鼻血。
虽然事后她坚称自己是因为温泉泡久导致的鼻腔血管破裂,绝对不是被路德维希的美色冲击的。
但她在男朋友心中完美无缺(?)的形象就这样破灭了。
离开瑞士后,他又结伴去了意大利、奥地利和捷克等国家,绕着中欧走走停停地转了一圈,然后在来年夏季学期开学前返回海德堡。
新的学期开始,殷妙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翻译之中。
在不耽误文学课程的前提下,她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自学计划,依赖于华人圈强大的人脉,通过裴蓓等学长学姐的层层关系网推荐,她辗转联络到一位目前在美因茨大学读研的学姐,向对方说明来意后,顺利争取到几节试听课。
同年四月,殷妙决心报考美因茨大学汉英德翻译专业的研究生。
她认真准备起报考资料,还申请到了同传强化暑期班的宝贵名额。
美因茨大学的暑期班在业界很有名气。
它面向全世界翻译专业的学生开放,共设有十几个通用语种,将会教授包括视译、谈判翻译、耳语翻译在内的多项专业课程,强化口译笔记、笔译策略等实用技巧,并进行大量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实战训练和模拟。
毫不夸张地说,能在此顺利结业的学员,相当于半只脚踏进翻译行业。
七月初,殷妙来到莱茵河边的小镇。
若是在疆土辽阔的华国,她和路德维希妥妥要进行长达整个夏天的异地恋,可事实却是,美因茨距离海德堡不到一百公里,单程开车不过四十分钟左右,往往她这边刚点上一杯热咖啡,还没等放凉呢,路德维希就从容不迫地到了。
连点伤春悲秋的时间都不留给她。
暑期班在炎炎夏日中正式开课,天真的殷妙以为,这里将成为她翻译人生的灿烂起点。
——可惜第一节 德译汉的同传课就给了她一个
狠狠的下马威。
这门课的老师留着银色短发,是位看上去非常飒爽的德国女性。她将教案放到讲台上,环视全场后,只淡淡说了一句话:“想成为优秀的翻译,就必须先体验这个行业的残酷性。”
稚嫩的学员面面相望,什么都没整明白呢,就被赶到单独的同传箱里,戴上耳机直接翻译一段长达十分钟的欧盟“环保减排”议题。
殷妙坐在麦克风前,珍惜地摸着各种陌生的按键,仔细调整好频道,然后做了两次深呼吸。
她又紧张又激动,仿佛背负神圣的使命感。
同传开始。
细微的电流过后,耳机里传来清晰的德语。
不间断的发言,各种跳跃的词汇,长句短句互相交织……
面对高强度的信息输入,译员的大脑必须和嘴巴同时工作,将接受到的语句在两秒钟之内迅速转变为能够说出口的流畅汉语。
殷妙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她硬着头皮磕磕巴巴翻译,一会因为跟不上速度漏掉几个单词,一会又因为没完全听懂而卡壳,只能靠着前文的逻辑连蒙带猜,混乱到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说了什么。
最后结束的时候,生生热出了满脑袋的虚汗。
然而更打碎人自尊心的还在后头。
学员心惊胆战地翻译完毕,从同传箱回到教室后,满心以为逃过一劫,正在暗自庆幸。
老师微微一笑:“接下来是复盘时间。”
她按下讲台上的录音设备。
第一个声音被当众扩出来,是道略显青涩的男声。
“今天、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于近日签署……雄心勃勃的气候,呃、能源框架协议,我想诸位,我想和诸位共同探讨一下未来十年欧盟内部的……什么什么条例。”
原来每个人刚刚的翻译都被忠实地录了下来。
简直就是当众处刑。
老师慢悠悠地点评道:“最重要的议题没有翻译出来,还有自己不要无中生有加形容词,汉语发音有点吞音,语速倒是还可以。”
她切换成下一个。
仿佛突然卡带,音频里是一顿诡异的沉默,依稀能听到细碎的背景原音。
殷妙勉强回忆起来,这一段应该是讲当年的德国政府报告,里面有很多专业词汇。
显然,这位学员是直接放弃了。
教室里陷入难堪的寂静,有人默默低下头。
老师什么也没说,面色如常地切到下一个。
下一个正好是殷妙。
听到自己的声音从音响里被放出来,她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未来十年,欧盟确定了……嗯……新的减排目标,预计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削减40%,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7%,据统计,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448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