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会试放榜之后, 中选上榜的贡士还来不及庆祝,马上就开始准备即将到来的殿试。
相比此前九天三场的会试,殿试只考一天, 只考一道策论,对于应试的士子而言, 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精力上, 都要轻松许多。
但因为这是一场定生死的考试, 而且贡士们千辛万苦考到了这个地步, 谁也不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掉了链子, 贡士们在经历了狂喜与放松之后, 多数都重新紧张起来, 为殿试抱最后一把“佛脚”。
不知是什么人放出的风声,“天一书局”此前刊印的向奉壹典籍,突然开始动了起来。且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全京城等候殿试的贡士们, 竟然全部冲去了天一书局, 一买就是全套,也不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不能看完。
天一书局据说刊印了一千套向奉壹典籍,并曾因此被其他书局当做是笑话。京里有书局老板曾断言,“天一”这一千套绝难卖出去。谁知天一书局这些存货在一天之内就被一抢而空。除了今科参加殿试的贡士以外,竟还有许多京里人家把书本抢购回去,说是打算为“下一科”做准备的。
若是朝局不发生大的变动, 下一科要三年以后,到时这向奉壹的理论是否还会受人青睐、甚至会否被列入考纲谁也说不准。京里这些人家不过就是手上有闲钱烧得慌, 又或是有备无患,先把书搬回家来再说。
待到各家书局醒悟过来,一盘点自家书坊里的木版, 他们才发现,这京城里除了天一书局以外,谁也没有向奉壹著述的刻版了。他们即便想要跟风加印,也要过天一书局的这一关才行。这时书局老板们才纷纷后悔,暗自埋怨自己没有先见之明——夏省身的著作市面上到处都是,一抓一大把,向奉壹的却极度罕见。
——他们竟然选择了囤货夏省身?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儿傻。
贾政便得贾放送了一套向奉壹的全集,来不及全看了,只挑与“致知格物”“经世致用”有关的看了看,论点大道理记了一肚子,便仓促去应考。
殿试这日也是,荣国府阖家上下起了个大早,丑时三刻贾政就出门了,由贾代善、贾赦、贾放三人一道陪着。而史夫人则拜托大伯贾代化开了宁府之中的贾氏祠堂,由她亲自带领荣府的阖府子弟,在祖先面前祈愿,求祖宗显灵,保佑贾政这次能够顺利通关,高中进士。
殿试只考一到两道策论,但是贡士们必须现场构思、答题、誊抄,在暮色降临之前能够交卷的都算是速度快的。
贾政被接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天色全黑,荣国府跟前灯火通明,由上至下人人都在焦急等待。然而这次贾政被贾赦接回来,也和上次一样,直接被送去了贾政自己的外书房,直接在那里倒头大睡,任谁也叫不醒。
荣国府里甚至没人能从贾政口中问出这次殿试究竟是什么考题。
但是荣国府里没人关心考题的事,既然贾政已经顺利考完,接下来等着的就是放榜,看看贾政能不能“金榜题名”了。
谁知贾政刚被送回来没多久,宁荣街上再一次来了人。这次门房则急急忙忙地去将贾代善与贾放请了出来。贾放匆匆赶到荣府门前阶上,只见老熟人戴权正在门外候他。
“老戴,可是为了犬子应考之事……”贾代善见到这阵仗,不免心头也有点慌。
谁知戴权笑着摇摇头,凑上来在贾代善耳边说了几句。贾代善的面色立即和缓,一边点头一边笑着把贾放叫来:“皇上宣你去礼部辅助阅卷。你这就随戴总管前往。”
贾放:……啥情况?他连这科举都没考过,怎么就成了阅卷组成员了?
戴权一对眼却已经笑细了,躬身向贾放行礼,道:“贾三爷,皇上惦记着您,着您去礼部帮着看一看那些试卷。”
贾放随贾代善迎出来的时候,穿着日常见客的大衣裳,但却不是他那副正二品“节度使”的官袍,正不知这样是否失礼,戴权已经挽起他的胳膊就走,并且小声在他耳边说:“贾三爷,您这次去,不算是正式评阅。穿常服去正好。”
贾放随即被戴权塞进一座轿子,那轿子晃悠着行了小半个时辰,眼前是一座官署,署前有石碑,上头清清楚楚地写着“礼部”。
此时已是深夜,这府署对面的民房已经都没什么灯火了,官署里依旧四处都点着明晃晃的灯,将整个官署大院照得透亮。从门外也能看见院里人影来去,人声喧哗,一副不夜景象。
贾放便被戴权请下了轿,这位总管亲亲热热地挽着贾放的胳膊,一路带着他直冲进礼部。贾放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要搁在后世,这应该算是高考阅卷组的驻地了吧?
只见礼部官署一间又一间的屋子里,贡士们的卷子已经都做了糊名,此刻无数官员在奋力誊写——考官们阅卷是不能直接见到考生的笔迹的,因此安排了特别的人手誊写试卷,因用朱笔誊录,所以这些试卷叫做“朱卷”,考生的原卷叫做“墨卷”,主考官阅卷的时候只能看朱卷,待到评出名次,上呈皇帝陛下御览的时候,才会调出墨卷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