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第2/3页)

宣化元年九月皇陵修建完成,命翰林学士曹佩茹撰陵名,为永康陵,九月中旬先帝出殡,送灵百姓如去年宪宗出殡皆跟随于先帝灵柩之后哭送。

宣化元年十月仁宗葬于永康陵,奉神主入太庙,已故先淑德皇后赵氏升配仁宗室。

宣化二年太皇太后制,延宪宗之法,由户部拨款制造司继续研制火.器,增大对技术官的重视以及加强军戎,于年秋开文武科举,定武举亦为一年一制,并大肆提拔女官以及宪宗时外放而召回的文武官员,而后又在一年之内将秘书省编撰国史的官员全部调换成女官,并由知枢密院事刘妙仪主持重修《宪宗实录》

宣化三年春,开设历经两帝先后驾崩所停的科举,仅此一科文举五甲进士女官便达一千余名,武举状元由殿前都指挥使萧云泽嫡长子萧燕归所得,授为云骑尉。

宣化四年初,除兵部尚书方之彦是以年迈致仕,其余文臣包括一些元老不是被革职便是外放,短短四年内革职人数多达上千,多为仁宗一朝的附和之臣包括东宫僚属,且牵连甚广,其中不乏祸及全族者。

刑堂重开,一群皇城司禁军手持腰刀冲进御史台。

大臣们慌乱的跪伏在地,“臣冤枉啊,宪宗之神武,臣等如何敢诋毁,都是御史中丞,他是前太子少詹事的外甥,都是他教唆怂恿的,还望太皇太后明鉴。”

勾当官冷道:“一起带走!”

太皇太后诏,纠举者从轻发落,一时间朝中各路官员纷纷检举同僚以此保全自己。

禁军压着一个花甲老臣,“宪宗庙号乃当年仁宗首肯,太皇太后这样做是在否定仁宗,难道在太皇太后心里夫是夫,子却不是子吗?”

萧幼清端坐在交椅上呵斥道:“没有夫何来的子!”又冷眼不耻道:“难道诸臣心里只有仁宗才是君?”

“天下要尽毁于妇人手里,宪宗的确不配为君!”

萧幼清攥着双手,强压怒火,“汝出身贵族,世代为官,家中受恩萌者不计其数,却自宪宗起始断,来人。”

“太皇太后。”

“将其交由大理寺以谋逆罪论处,近亲者流放,五服之内免职不再启用,其宗族子弟于卫宋一朝永禁科举。”

“你…卫宋的列祖列宗且看看吧,本朝竟也要吕武等毒妇!”官员被剥去绯袍,恶狠狠的瞪着萧幼,“毒妇,就算你再如何遮掩也永远遮不掉宪宗谋权篡位之过,他宠信后妃导致后宫乱政将要载入史册…”

禁卫将其一脚踹倒拔出腰刀抵在脖颈间,“乱臣贼子胆敢污蔑太皇太后…”

“别伤他,”萧幼清突然改变主意,“留着他的性命,但只留他一人,族人罪责让大理寺照旧。”

萧幼清起身走到老头跟前,“吾要你看着吾是如何将朝堂格局改变,吾要你看着吾是如何将这天下改变,吾要你看着后世之人是如何称颂宪宗皇帝的。”

“你…”老头睁着抓狂的眼睛,“你这个谋害亲子的毒妇,不得其死然!”

“带走。”

同年秋,宪宗诞辰之日,太皇太后命皇城司将一批大臣逮捕入狱,揪出当年宪宗庙号商议之事,以污蔑诋毁宪宗之罪将其悉数斩首于市。

此后,自干元改制之后于宣化一朝再度改制。

——宣化五年冬——

六岁的小皇帝安安静静的坐在御座上,旁侧则端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隔着珠帘望去,自宣化年间开始,经过明争暗斗与强权压制,提拔的女官渐渐增多,反对的声音便随之减少。

“安东都护府来奏,北方大旱,已经连续三月滴雨不下,作物枯死,粮食无收,臣请奏设坛祈雨,开仓赈灾。”

“准。”随后萧幼清又道:“事关民生便都是大事,户部先拨款赈灾将百姓妥善安置,乞雨便交有司去办,另外诏免灾地三年赋税。”

“陛下圣明,太皇太后圣明。”

冬日的寒风呼啸在内廷,碧绿的屋瓦上堆满了厚厚一层积雪,肩舆载着幼冲之龄的皇帝,后面还有太皇太后的肩舆。

殿院里一颗百年老梅树探出枝头,今年的红梅依旧开得十分妖艳,探出的几根枝丫有老旧的折痕,被折断的枝干又新生了许多分叉,萧幼清旋即抬手,内侍们便止步。

皇帝回过头,瞪着祖母发愣的眸子,“祖母可是想起了什么?”见人只是呆望,皇帝便朝内侍们挥手,从肩舆走下至萧幼清身侧。

【“小轩窗,正梳妆,姐姐才是那一任群芳妒。”】

皇帝见祖母眼眶红了便轻轻唤道:“祖母。”

萧幼清旋即缓过神来,侧身摸着皇帝小脑袋,“官家先自己回去好不好?”

小皇帝旋即抬头,“这样的梅树,内廷的院里好像都有,可是祖母喜欢的不是海棠么?”见祖母没有回话小皇帝便拱手,“那孙儿就先回去了,屋外风大,祖母可要记得早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