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2/3页)
他们一行很快从前殿过去,天子没好气的:“你看看,你看看他对朕这个皇父是什么态度?”
分明是这小子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把他说的“悄悄”大刺刺的捅了出去,让他以后在贵妃面前都没有脸面了,他反倒还生气来了。
也是他昏了头,竟然相信一个还不到四岁的孩子能办成事,皇长子就是再被先生们夸聪颖,那也是先生们根据他的表现加以断定,只是夸一夸罢了,谁会指着一个几岁的孩子去办事的。
杨培哪里不知道天子这只是恼羞成怒罢了,并非是当真生殿下的气,顺着说道:“是是是,下回陛下再说一说。”
最近两位太傅已经提议了,想让皇长子在明年便正式跟在陛下身边学习治国之道,殿下还要读书上学,能跟在承明殿学习的时候只有旬休这一日,陛下正在考虑。
闻衍听出了杨培的意思,抿了抿嘴,神态端正起来,没有再开口。
大臣们是有这等提议,但只还在商议当中,按闻衍的心思,他倒是觉得为时过早了些,皇长子如今年纪尚小,心性还未定,过早的被朝中的事压着对他并不利,何况若是要把皇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需得同贵妃商议过才行。
闻衍刚压下去的心思又浮了出来,想着贵妃,脸上又挂不住。他如今才在贵妃面前丢了回颜面,叫他哪里好去钟粹宫找贵妃的。
何况贵妃还不知道他对皇长子以后的规划,按他对贵妃的理解,贵妃淡泊名利,不争不抢,在宫中除了处理宫务,连出门都极少,这样全然不会拉拢后宫的做派,只图着过安稳日子,贵妃怕是想着等以后皇长子大了,能逍遥的当个亲王就足够了的。
她这样毫无野心,定是不愿见到皇长子卷入夺位之争的,他若是去同她商议这件事,贵妃恐怕会竭力反对。这是让天子颇为头疼,束手无策的一点。
换做其她有子的嫔妃,就是表面上装作云淡风轻,开明大度,但心中哪里会对那个位置没有想法的,只要有一丝机会摆在面前,闻衍相信没有人会不心动,但贵妃不同。
闻衍有些头疼:“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
天子转身回了承明殿,显是不愿多谈。
杨培连忙跟上。
到了宫学,他们刚到,后脚顾大人也到了,先是问过了他们,知道闻歌要去另一堂并不意外,闻歌年纪大,跟着他们学明显不适合,顾元舜问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
“挺好,蒋侍读和陈侍讲都是学问渊博的人,他们在翰林多年,对宫中收藏的各种书籍内容信手捏来,倒背如流,还不时修正典籍,你跟着他们好好学,你的学问自然会跟着丰富起来。”
这是宫外的书院先生们做不到的,先生们再厉害,读过的书却是有限,流传下来的传书有大部分被世家收藏,最大的却是收藏在翰林里,这也是无数的学子想入翰林的原因。
闻歌是宗室子弟,就是不用好好读书,他的前程也不会差,但他既然身为皇长子的伴读,顾元舜也多交代了一句。
闻歌抬手谢礼:“是,谢先生。”
顾元舜点点头:“坐下吧,今日我们讲“仁”,何为仁…”
一堂课下了,顾元舜带着闻歌去了另一堂上,跟今日讲学的蒋侍读说明,蒋侍读应下了,把闻歌带进了堂里。
这间堂里坐的都是宗室子弟,蒋侍读指了指靠窗的位置:“你先坐那里吧。”
闻歌从容的走过去,堂上不时有眼神朝他看过来,对闻歌在他们堂上来听学十分诧异。同为宗室子弟,互相认得,便想着问一问,正逢到点上课了,先生的戒尺在堂上响起,只得先压了下来。
蒋侍读和陈侍讲几位讲学先生官职小,管不住这些宗室子弟,但顾元舜身为太子太师是能压得住的,顾元舜找到闻玖讲过一回话,从那以后堂上的宗室子弟们就不敢闹事了。
等一堂课下了,闻歌正要去隔壁堂上,被几位宗室子弟给拦了下来:“闻歌,你怎么跑到我们堂上来了。”
他之前都会趁着这一点休息的时间给明霭他们讲一讲话本子上的故事,现在被几个人给拦下,闻歌只能先作罢。
皇长子带着几位伴读先找了过来。
这是他头一回去别的堂上,跟他们堂上的安静不同,这一堂上的宗室子弟不少,到休息时候七嘴八舌的十分吵闹。
他们几个年纪都不大,跟这堂上的宗室子弟们相比更是矮墩墩的,很容易被人给忽视了的,闻意几个还没见过这等堂上的场面,下意识往后退,露了两分怯,想退出去。
闻意想牵好友的手,跟他一起出去,还没牵上,“好友”已经爬上了一张坐椅,站在高处,挺着自己的小胸脯,超大声:“殿下来了。”
母妃说过,人人都要对殿下行礼,要听殿下的话。殿下习惯了宫中人人都给他行礼问安,对着这些比他大的宗室子弟并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