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偷亲(第2/3页)

就卫长庚那眼高于顶的人,怎么可能屈尊降贵,准备这么一出,只为哄她开心?甚至还坐在她面前,给她沏茶……

除非他脑袋被驴踢了!

慕云月失笑摇头,正要去接他倒好的茶。

卫长庚执壶的手,却是在听到她那句话后,猛烈地颤抖了下。

赭石色茶汤溢出茶盅,在白玉案头晕开难看的色泽,他衣袖也被泅湿大片。

“世子?”慕云月奇怪地瞧他。

卫长庚咳嗽一声,“适才风大,手抖了一下,对不住。”

边说边扬手,招呼门外侍奉的小厮进来打扫。

慕云月狐疑地打量他。

卫长庚仿佛没看见,低着头,犹自摆弄指间的虎骨扳指,过了许久,他似终于组织好语言,终于出声:

“其实我也并非要将这张琴,白送于姑娘。”

“嫣儿性情实在太过顽劣,寻常夫子根本管不住她。我听闻慕姑娘于琴道上颇有见地,若是可以,我想请姑娘指导嫣儿,这张琴就当作是谢礼。”

“陛下乃通晓音律之人,又甚是疼爱嫣儿,倘若嫣儿真能学有所成,想来陛下也不会反对将此琴赠于姑娘。”

这理由倒是合情合理。

而且琴棋书画中,慕云月也的确更擅长琴道,教导一个五岁的孩子入门,于她而言不过牛刀小试。且林嫣然那个小丫头,她也很是喜欢,即便没有这张琴做谢礼,自己也是愿意教导她的。

只不过……

“传闻世子才通六艺,琴技更是师承当世琴圣,出神入化,比云月不知高到哪里去,为何不亲自教导,反而还要请别人?”慕云月不解问。

世人皆知,当今琴圣性格古怪,收徒的条件也怪,除非资质超群,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当年他游历至帝京,满城通晓琴音之人,都想拜他为师,可他最后就只收了两位弟子。

一个是长宁侯府世子,林榆雁;还有一个便是当今圣上,卫长庚。

虽说坊间一直有传闻,说林榆雁的资质其实并不如卫长庚,琴圣原本也只想收卫长庚一人为徒,不过是见两人关系好,方才将他们一并纳入师门。

可纵使如此,能叫琴圣网开一面的人,又岂非是凡俗?

对此,卫长庚倒也回得从容:“我平日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出闲暇。况且慕姑娘谦虚了,你的琴技,世间无人不晓,拜琴圣为师绰绰有余,不过是因缘际会,错过了罢了。真计较起来,我还是沾了慕姑娘的光。”

这话倒是不假。

慕云月的手,是天生抚琴的手,她七岁入门,十岁就已经名声大噪。当年琴圣之所以来帝京,也是专程来瞧这位妙音神童的。

只不过他来帝京之时,慕云月刚好随母亲去江南看望外祖母,这才生生错过。否则沧海水巫山云,琴圣怕也是没兴趣,再在帝京收其他徒弟。

哪怕那人是当今皇帝。

慕云月晃了晃茶盅,似乎也的确找不出任何拒绝他的理由,可就这么直接答应,让他轻易得逞,她心中又几分不甘。

抿唇想了想,慕云月道:“拜师都要交束脩,学琴要讲资质。眼下嫣儿不在,不如世子代替她,为我抚琴一曲,看能不能说动我?”

此言一出,侍立在门外的两个小厮明显哆嗦了下,眼神偷偷往里瞟,一副“你知道你在跟谁提要求吗”的见鬼表情。

卫长庚却是一笑,坦然起身,没有半分犹豫地往琴案边去,“那是我的荣幸。”

指腹抚弦,琴音震荡,一曲天籁便从他指尖流淌而出,如昆山玉碎,如凤鸣九皋,闻者无不心驰神往。

想不到他外表孤高强势如斯,指下却有这般温柔之音。

慕云月倚着舱壁,安静聆听,腔子里像是有温泉活水涓涓流淌而过,一整日的浮躁和琐屑都被冲刷一干二净,只剩满心平静。

手里的清茶,也换成了果酒。

算起来,时至今日,她重生也有一段时日。可因着心里总存着事,她一直到处奔波忙碌,一刻不得清闲。

眼下这般平静,还是重生以来头一回。

但也在听到下一个滑音之后,她的心,狠狠震颤了一下。

慕云月自幼习琴,各种曲子无论难易,她都能信手拈来。旁人抚琴,她只听开头几个音,就能知晓对方弹的是什么曲,有什么地方需要格外注意。

眼下,她也是耳朵一沾他的琴音,便知他弹奏的是《汉广》——

《诗经》中一首慕艾之词,描述的,是男子爱慕一水之隔的姑娘,情思缠绕,却心愿难遂,他心中痛苦不堪,不得疏解。

这原曲之中,应是没有这个滑音的,然他却加得极为自然,甚至可以说是画龙点睛。

而这种指法,前世加上今生,慕云月也只听一人如此弹奏过。

“恒之……”

真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