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解惑(第3/3页)
那人叹道:“可惜了,若你娘仍在,你们一家便可团聚了。”
景澜适时低下头去,避过他的视线,犹犹豫豫道:“他既然还活着,为何不来找我?”
一面暗叹幸好自己母亲未曾感情用事,若她当年冲动之下与顾凊私奔而去,那自己岂不与洛元秋真成了姐妹?景澜对前人之事从不指摘,此时也不免有些庆幸,落在那人眼中,是一副强笑不得的模样:“只怕是他不知道还有你这么个女儿在,而你娘也从未和他说过。若非她为了不让你做先帝的玄质而特地去寻我大哥,此事便彻底无人知晓了。”
在庙中走了几步,他道:“我二哥此人风流洒脱,好行侠仗义,却优柔寡断。当年他要是如我大哥一般,带你娘一走了之,也就不必眼睁睁看她另嫁他人了。”
“如叔父所言,我与他从未见过面,情谊未见得能有多深。”景澜稍做思量,神色郁郁道:“母亲在世时也从来不提此事,想来早已绝了相认的念头。”
那人高深莫测一笑,道:“既是父女,怎能有不相认的道理?”
他又在景澜肩头拍了拍,若有所思:“你去见他一面,如何?”
景澜一惊:“我”
“到底是父女情深,这总不会错的,此时你去见他在合适不过了。昔日我离家出走,与他之间确有些龌蹉,再见之时,他倒是没忘了往日仇怨,连听我解释一句都不愿。”
说罢长叹一声:“但你去就不一样了,你们父女相认之后,你说的话,他是一定会听的。”
.
风雪漫漫,洛元秋一路快马加鞭往回赶,华晟本想一同来,但被她婉拒了。
沿街景象在雪中化为模糊的影子,洛元秋呼出一口热气,催马快行,扬鞭之时又想到那位二叔。这世上因分合造就出无数悲欢故事,她只看在眼中,却不记在心里。二叔的面貌也如这街影一般倏忽而逝,并未在她心上留下多少痕迹。偶然想一想,就像深冬落下的最后一片叶子,感慨一番也就这么过去了。
她向来是看前不看后,许多往事也能忘得干净,别说是一个二叔。唯有师妹的事她记得很牢,日思夜想,是忘也忘不掉的。
到得曲柳巷前,面摊已下了风帘抵挡风雪侵入,一口大锅半露在外头,咕噜噜翻腾着热汤,肉香四溢,随风飘得老远,正是个冬日揽客的妙招。洛元秋接连看了数眼,很是意动,勉强将头转过去,下马时她想,下回定要带着景澜多来几次。
牵马入巷,此处分明是贯经之地,再看时已有些许陌生。倒不是看过金殿玉堂后陋巷入不得眼了,只是身旁少了个人,莫名有些不适。洛元秋回想起那日回巷在地上捡到的丹药,她那旧屋中也没剩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锅碗瓢盆,就剩下床柜里的几枚丹药。
难道那人也是为了这丹药而来的?她思来想去,又觉得绝非如此简单。丹药可以再炼,何必要亲自来看?
洛元秋断定这人一定是在找什么东西,说不定也是为了那阵枢来的。推门而入,她把马拉进小院里,院中一切如常,连她走时放的水桶还在原来的位置。
随意打量了几眼,洛元秋转头就看见门后蹲了一个人。那人将一件素色的雪氅披在头上,与四周雪色相近,所以她入门时才没留意到。洛元秋微微一愣,走进俯下身戳了戳那人的头。
那人抖了抖,从衣缝间抬头看她。片刻之后那人猛然扑了过来,洛元秋躲得及时,她便一头扑进了雪中。
“元秋,你可算是回来了!”
洛元秋听声耳熟,那人已从雪地里爬了起来,满身雪再度扑来。
这次洛元秋没躲,将来人身上的雪拍了拍,她道:“文莺,你怎么来了?”
陈文莺目光慌乱,低声道:“……有个不知道是人还是鬼的东西,他在追我。”
洛元秋安慰了她几句,扶她进屋在床边坐下。陈文莺也不嫌弃这屋中简陋,像一只绒绒小鸡终于找到了母鸡,靠在洛元秋身边,她惊魂甫定的讲述起近日以来的遭遇。
那日与洛元秋分别之后,翌日她又到太史局去,左等右等也不见白玢与洛元秋的影子,被冬官正指去了城东与其他掣令夜巡,疲惫不堪的回了家,埋头一顿苦睡。
半梦半醒之间,她突然听到好像有什么动静,起来发现乌梅在对着镜子龇牙低吼,定睛看去,镜中影影绰绰,仿佛有个人影在里头,雾似的轻飘着。
陈文莺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独怕这种虚而玄、奇而诡的东西。惊惧之下
“然后呢?”洛元秋问。
陈文莺羞愧道:“我把镜子用被子包起来,丢到窗外去了!”
她事后回想起也觉得自己大惊小怪,而然这只是开端,那夜之后她不敢照镜,但此事显然不是镜子的问题。无论是洗漱用的清水,还是明净的漆器,只要是能反光映照之物,她都能看见那似有若无的人影,随着时日增长,愈发的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