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3页)
遇到这种毛遂自荐的,徐二舅没点头也摇头,只说要咨询一下孩子们的意见,回头再答复他们,然后进城就去找外甥女拿主意了。
当时精明的徐姥爷和徐大舅也在家,父子三个没一口回绝登门的乡亲们,其实就是有戏的信号,毕竟那时的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忙到飞起,徐二舅很清楚他们顾不了太多,自然不会拿没必要的事情去打扰他们。
沈丽姝一听也觉得挺好,这年头的瓜果蔬菜都不打农药,也没啥改良品种,顶多有些人种菜技术高,拿出来的果蔬卖相比别家好看,但切好串一串上烤架,基本没差。
只要不是特别歪瓜裂枣,找菜贩还是本地老乡买的都一样,反正按斤称而不是按个头算钱。
让乡亲们赚这笔钱,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沈丽姝没忘记他们开烧烤摊的一部分启动资金,是来自林子里的板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人承包的山林土地就是大家共有的资源,他们把大部分板栗弄走了,其他镇民四舍五入就吃亏,只是看在沈徐两家都是孩子们上蹿下跳、没大人出面的份上,且也就弄这一回,镇民们才没有过多计较。
但是仇富是本能,都知道他们搞事情赚到了钱,却只顾着自己享受,一点不惦记着老乡们,久而久之可就招人恨。不过现代企业家们给沈丽姝树立了很多榜样,偶尔做点好事回馈乡里,树立仁义形象,就能摇身一变成慈善家,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总之作秀也有,真想给乡亲们打开方便之门也有,沈丽姝举双手双脚支持徐二舅收他们家的果蔬,也不压价格,批发价多少就多少,也同跟菜贩子合作那般,每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搞那些先记账以后结的套路。
如此便相当于多了一份收入,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大半个镇子闻风而动,镇民们从嘴巴里节省一些,多少能赚个两三位数。
还有更聪明些的,得知沈丽姝他们鸟枪换炮、都要把摊子变成大铺子了,需求量只会趋于稳定,他们这两个月春耕,也不声不响多种了些菜蔬,巴望着今年赚笔大的。
于是沈丽姝一不小心,又成了大半个镇子人心中的小财神奶奶,所以他们这次回镇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欢迎。
保持下去,乡亲们以后只会一次比一次热情。
大家真心实意想要欢送沈家六口,只是他们把能卖了换钱的农副产品都卖了,不能卖的也要留着填饱肚子,能送给沈家的东西实在有限,也就一把葱两个蛋几头姜这样子。
沈家旺和沈徐氏态度坚决点表示不能收,他们也就作罢了,最后实在无法推拒的,就那么几个跟他们沾亲带故、实实在在得到好处的,比如徐二舅的好朋友大头叔叔,坚持要送半只据说是家里人自己捉到且风干的野鸡,给沈家人尝尝鲜,沈爹盛情难却也只能答应了。
但这样的就那么两三个,自家要收的礼物也有限,因此回去的行李,仍比来时少了三分之二,占不了什么重量,沈丽姝还可以跟三个弟弟整整齐齐坐在车上。
抛开连大名都还没取的小弟不提,这小家伙什么都不懂,被围观了还以为大家是喜欢他呢。沈丽姝至少可以跟大弟二弟有福同享,有被人指指点点的待遇也要一起承担。
有人陪自己一起被围观,沈丽姝瞬间躺平,舒舒服服享受坐车的快乐,甚至有种失策的感觉,完全可以带一副牌跟小老弟们斗地主的。
咦,她是不是可以把纸牌苏出来了?
上一次大弟二弟去林举人家拜师,沈丽姝也跟着在林家待了大半天,吃完午饭都没走,陪林老太太和举人娘子闲话家常时,惊喜的发现有钱的太太们已经在打马吊打发时间了,很是兴致勃勃打听马吊的玩法。
林家婆媳也是有些手痒了,三言两语就摆上一桌现场教学。
由于只沈丽姝积极要学,沈徐氏完全不感兴趣——主要是她不识字。后世有种说法,风靡一时、目不识丁的八十岁老奶奶也能玩到飞起的国粹麻将,其实是由马吊演化而来,但这时的马吊,却是士大夫发明的小游戏,不要求参与者多么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但不识字的想要学会马吊,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沈徐氏推说学不会,林家婆媳也不强求。
三缺一的她们就把林少爷叫来凑数了。
这个活动不但在夫人太太中风靡一时,在文人中更是每逢聚会不可或缺的保留项目,想要在这群文化人中混得开,不仅要具备君子六艺,跟得上潮流也很关键。
而林举人交游广阔,刚收下不久的小弟子都被带去访友见客,林少爷这个亲儿子,自小更是没少参加文人集会,熟练掌握马吊技能,虽然第一次被长辈叫到后院帮凑人头,让他颇有些意外,倒也认认真真做好这个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