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诸圣辨道心(第2/2页)
这正是引起此番争辩的源头所在。
“自上古以来,先民生于天地间为求生存法效天地,而得天地之威。”
尹文子看着诸多星神,率先开口道。
“大道无形,天地无名,正形为其名曰:巫。
巫者,事于无形者也,神于天圣于地。
因此又名为神圣。
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始有华夏。
然自颛顼帝绝地天通以来,世间便少有神圣者。
所遗不过天下共主与诸侯,能承神圣之能治世。
也因天地隔绝失了天地之威,只能以人心祈念借得天地间先圣之能。”
“正因人心成就神圣,方才应轻君心而重民意,何以能立这伪神悬于万民之上?”
他刚一说完,孟子就忍不住说道。
“先前诸侯王尚有人心祈念约束,若能行仁王之道,当能民心归一。
若是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
如今灵公立这伪神,使诸侯脱了民心枷锁。
以此伪神圣于君,圣于民,日后万民岂非如猪狗般,任其宰割?
此时不毁了它,再行正本清源更待何时?”
“孟子也说人心成就神圣,如何这神圣就能宰割万民呢?”
慎子因恼怒孟子方才恶言,抓住其中漏洞立即反驳道。
“神圣者,天地之势也,与大道合,为天地之法。
公卿万民只需依法而行,自然能善者得其善,恶者得其恶。
此不正是礼之所在、法之所行、仁之所体、义之所见?
孟子空言礼法、仁义,如今却见而不识,真可谓视而不见,心不在焉。”
礼记有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既指心意不正有所偏颇,也指正心以致心无分别。
慎子此时说出来,便是指责孟子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只知空谈却毫无作为。
“慎子此言大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