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辰时经(第3/4页)

与会者对这样博学的论述不敢提出异议。为此,威廉在结束他的讲话时说,很清楚,就世俗的事物,即城市和王国的事务制定法律,与维护和履行圣人的教诲没有任何关系,那是等级森严的僧侣统治集团不可不独占的特权。不过,不幸的是,异教徒们,威廉说,他们没有那样的权威来为他们诠释圣人的话(而人人都怜悯异教徒)。不过,是不是我们因此就可以说,也许异教徒们没有制定法律的愿望,他们不想通过政府、国王、皇帝或者苏丹和伊斯兰国家政教合一的首领哈里发来管理他们的事情呢?是否可以否认许多像图拉真那样的罗马皇帝睿智地运用了他们的世俗权力呢?而又是谁赋予了世俗的人和异教徒们制定法律和生活在政治集团中的自然能力呢?是他们那些骗人的没有存在必要的神威(或是不一定必须存在,不管人们想怎么否定它)吗?当然不是。只能是由万众的上帝、以色列的真主、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赋予他们……即便那些否定罗马教廷的人,以及不像基督的子民那样神圣、温馨而怀抱可怕神秘信仰的人,也赋予他们判断政治事件的能力,这正是神灵仁慈的明证啊!世俗的统治和尘世间的司法制度是上帝设定的,超出僧侣阶层的认可,甚至先于我们神圣宗教的创立,那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有力地表明,它们与教会和耶稣基督的法则没有任何关系这一事实呢?

他又咳嗽了一下,不过这次不只他一个人,与会的许多人都烦躁不安地坐在那里清着嗓子。我见红衣主教用舌头舔着嘴唇,并做了一个焦急而有礼貌的手势,请威廉言归正传。于是威廉对他这个无可争辩的论题做了结论,也许大家并不认可。威廉说,他的推理似乎从基督作出的楷模得到了证实。基督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指挥别人,而是为了顺应他在世上可能会遇到的境况,至少从恺撒的法律来看是这样。他不希望他的使徒有指挥和统治权,因此,使徒的接班人也不应该依赖任何世俗权力和强制的权力,这才是明智的。要是教廷、主教和神父们不服从君主世俗的权力和强制的权力,那么君主的权威就将丧失,于是,上帝的各种训诫也会失效,就像前些年出现的情况那样。一些十分棘手的事情也得考虑,威廉说,比如异教徒,唯有真理的呵护者——教会,可以宣布对异教的审判,但是唯有接受宗教裁判所判决的世俗权力才能采取行动。教会一旦识别出异教徒,当然得向君主们通报,君主当然最好能了解他公民的情况。那么君主怎样处置异教徒呢?以异教并不信仰和维护的神圣真理的名义去谴责他吗?如果异教徒的行为损害了群体的共存,也就是说,如果异教徒杀害和妨碍那些不认可异教学说的人,君主就可以而且应该谴责他们。但这样君主的权力就终止了,因为世上没有人可以用酷刑迫使人接受《福音书》的教规戒律,否则还有什么自由意志可言呢?这样,想实现自由意志的人,以后都将在另一个世界(地狱或天堂)受到审判。教会能够并应该警告异教者,指出他正在走出虔诚的教徒群体,但是不能在尘世间批判他,强迫他违背意愿。如果基督允许他的神职人员获得强制的权力,就会确定精确的教规戒律,就像摩西制定的古老的律法——《摩西十诫》——那样。基督没有那样做。可见他不愿意那样做,或是否可以理解为他虽想那样做,但他没有时间或能力在三年的传道过程中说出来?不过,当初他没有那样做是对的,因为如果相反,教皇就可以把他的意志强加于国王,而且天主教的信仰就不再是自由的法则,而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奴役了。

这一切,威廉喜形于色地补充说,并不是限制教廷至高的权力,而恰恰是赞扬它的使命:因为人世间上帝奴仆们的奴仆,是在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伺候。而且,最后,如果教皇对帝国的事情有司法权,而对于地球上其他国家却没有的话,那将是怪事了。众所周知,教皇有关神的观点,对于法国国王和英格兰国王的臣民应该有效,对于异教的大可汗或苏丹臣民也应该有效,他们被称作异教徒,是因为他们不信仰这美好的真理。因此,如果教皇想(以教皇的身份)拥有帝国事务上世俗的司法权,就会使人怀疑,他是把世俗的司法权和神权等同起来了。那样,他不仅会失去对撒拉逊人和鞑靼人的神权,而且连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神权也会丧失:这将会是罪恶的亵渎。我的导师下结论说:应该向阿维尼翁方面提出不要由教会来批准和废除罗马人选出的皇帝,那样会伤害整个人类。教皇对帝国的权力并不比对其他王国的权力更大。法国国王和苏丹王都不由教皇认可,就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德国和意大利的皇帝必须得教皇认可。这不属于神权的范围,因为《圣经》里没有论及。这种隶属也不为民众的法律所承认,理由前面已讲过。至于有关贫穷的争论,威廉最后说,他个人粗浅的意见,已由他和其他像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和让丹的约翰拟定,以可以商榷的建议形式提出,结论如下:如果方济各会想守贫,教皇不能也不该反对这一高尚的愿望。当然,如果基督是贫寒的假设能得以证实,那么这不仅帮助了方济各会,而且会强化耶稣并不想为自己赢得世俗权力这一理念。但他在那天早晨听到一些睿智的人士论定说,不能证明耶稣是贫穷的。他倒觉得恰好应该反过来看这种观点。因为没有人论定过耶稣为自己和他的信徒要求赢得世俗的权力,耶稣这种远离世事的态度,就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有力证明,耶稣是偏向守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