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两种毒物,一个名字(第6/7页)

“不长,只有三十秒。那个陌生号码也差不多,一分钟多一点。”

“这样啊!另一个是陌生的号码?没有查户主是谁吗?”

“查不到。这个号码是张神州行卡,两年前从庭湖区的一个售报亭售出的。那时候,神州行卡还不需要实名登记。虽然现在要求所有人都进行登记,但实际上还远远做不到。所以……而十七日更有意思,他遇害的那天,一整天荣应泰的手机没有一个电话记录。”

“看来他关机了,或许是因为跟谁商量好而关机的。前一天只有两个电话,也很可疑!”

“就是呀!像荣应泰这样的大忙人,怎么可能一天只有两个电话?”

“嗯。他使用了智能手机中的白名单功能,只有这两个号码进入了他的白名单,而对其余所有人的电话都进行了屏蔽,包括安叔你的手机。这样做,是因为这两天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希望任何人来打搅。对了,这两个电话,是打入的,还是他主动拨出的?”

“两个号码都是荣应泰主动拨出的。”

“嗯!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但一时之间还不会那么容易解开,”千行摸摸下巴说道,“看起来,这其中的某个人,与荣应泰遇害有关的可能性很大,或者他们俩都是。他们可能是凶手,也可能是知情人,可能是联手作案,也可能是分头进行的。”

“没错。我说这个林念祖不简单吧?”安力为显得有些得意,“没准那个陌生号码就是荣熙真的。”

“打住,又犯老毛病。林念祖是不简单,但你……”

“哦,是哦。嗯嗯。”

“不过,也许你现在所想的,最后被证明是对的也未可知。直觉是侦破中,尤其是最初阶段强有力的武器,但过于陷入其中,就容易产生偏见,失去了冷静而正确的判断。我只是提醒叔叔不要落入先入为主的陷阱中去。”

“知道了。”安力为有意岔开了话题,“唉!晓伟,你不是在查看那些从现场搜索来的证物资料吗?也有发现?”

“有发现。一个新的名字。”刘晓伟的音调听上去很夸张。

“哦?!”

安力为和千行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显得精神百倍。

“一个叫林春晓的人。那是五个从外地寄来的信封,从吕光复房间里的遗物中发现的。根据邮戳的日期,是一九九五年和一九九七年。从信封纸质的陈旧程度来看,也与年份相符。”

“那得有十七八年了。信是寄给吕光复的吗?”安力为问道。

“是的。”

“但是……并没有信,只是空信封,对不?”千行忽然插话。

“咦?你怎么猜到的?”

“哈哈因为你说发现了五个信封嘛!五个……都是空的吗?”

“都是空的。”

“安叔,确实是重大发现哦!这是非常重要的信件。”千行加重了语气。

“何以见得?”安力为皱眉道。

“为什么他必须把五封信抽走呢?想想为什么?”千行竖起一根食指,“双重保险。把信封放在屋里,而把信件更加隐秘地藏在另一个地方,或交给可以信任的人保管。如果他将五封信交给五个人来保管的话,那就等于加了六重保险。你们能想到这是什么吗?”

众人一起摇头。齐刷刷的,看起来像吃了摇头丸。

“证据。这是有关一个秘密的证据,更可能是足以致某人于死地的证据。五封信的任何一封,都说明了某个秘密。将信封和信笺加在一起,就是完美的书证。对于光复叔来说,这也许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才会行事如此谨慎。为什么把信封放在屋里,而不是和五封信一样,藏匿在荣府之外呢?”

“难道是……希望……被人发现?”刘晓伟小心翼翼地插话道。

“BINGO。恭喜你,答对了。”千行继续道,“倘若他希望让这些信件完全无人知晓,就一定不会将信封藏在自己的屋子里。那样的话,将来对于他的敌人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震惊’。但显然,光复叔想要的,不是‘震惊’,而是‘威胁’。如果先让敌人发现这些信封的存在,而让他找不到信封里的信,‘威胁’的目的就达到了。”

“等等……这个……这个……有点复杂,你说慢点千行。”安力为一头雾水。

“打个比方吧。你们都看过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吧?希区柯克曾经说过,如果一颗炸弹在影片中直接爆炸,那么观众得到的观影感受就是吓一跳,也就是刚才说的‘震惊’。而希区柯克觉得这只是小儿科的伎俩而已。真正高明的电影手法,是制造‘悬念’。什么叫悬念呢?就是让观众一直处于紧张与担忧之中。那么,如何制造悬念呢?希区柯克的方法是这样的。他会在影片中让观众看到,有个坏人在桌子下放置了炸弹,并在定好起爆时间后离开,然而剧中的主人公并不知情,坐下来聊天。这个时候,主人公虽然不知道桌子下面有炸弹,并会在不久的将来爆炸,但观众知道,所以观众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剧中的主人公越是谈笑风生,观众就越是担心。即使炸弹最终出于什么原因,没有被引爆,观众还是在接着紧张,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他们又在想,为什么没有爆炸呢?还会不会爆炸呢?真是揪心哪!于是,悬念被延续了。这就是希区柯克的导演艺术,电影大师和电影工匠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