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森林里的运输机(第9/13页)

看速度和时间,这飞机至少向下飞了几千米的距离,贺兰山下的史前原始森林本来已经深入贺兰山腹部,再朝下延伸几千米,那不是朝地心深处飞吗?

飞机摇晃了一会儿,慢慢地减速,接着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机舱里的资料架被震裂,一半倒在地上。袁森和巴哈尔古丽双双被甩了出去,背部撞在铁壁上,整个人都只觉得天昏地暗全身麻木。

两个人都被震昏过去,等袁森醒过来的时候,他环顾四周,机舱里一片狼藉,资料[;]架子散落[;]的东西被甩[;]得到处[;]都是,最关键的是,跟他同生共死的巴哈尔古丽,也不知去向。

袁森一下子就懵了,他跟巴哈尔古丽一同被反锁在这密室机舱里,难道是有人进来过,把巴哈尔古丽掳走了?

他不顾身上的剧痛,把战术灯打到最强的光束,把机舱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铁门依旧是被锁死,没有开过的痕迹,而机舱的一面铁壁,却从中间撕开,飞机的巨型三角起落架从铁壁插入,连带着一起把资料架也撕为两半。

三角形的飞机起落架将铁壁撕开了一个可容一人钻过去的洞口,难道巴哈尔古丽就是从这个洞口钻出去的?可是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她要一个人偷偷地走,在这贺兰山深处,杨健教授已经不知去向,她唯一能够信任的人肯定只有袁森一个,她绝对不会一个人单独行动的。

这么说,很有可能是有人进来,把她掳走的了?如果是敌人,为什么不趁袁森昏迷的时候,把他解决掉,还要放着他活到现在?

袁森越想越乱,索性不想,将起落架掰动一个角度,钻出了机舱。

袁森从飞机里爬出来,用战术灯朝四周照了照,他看清楚了所处的地方,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的横向和高度都有数十米,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窟,巨大的岩石横竖倒插,排列得非常混乱。

一个人置身其中,有一种渺小和恐惧的感觉,山洞里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风,吹得袁森打了个寒战。

最让袁森吃惊的是,这架飞机是怎么飞进洞窟里来的,如果真的是人开的飞机,先不说他的飞行技术如何,单是这份胆量,就已经惊世骇俗了。一般而言,飞机在山峰之间穿梭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机毁人亡。一般山群庞大的地区,都被列为禁飞区,飞机在高速飞行的状态下,碰触到山峰坠毁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这架C-119大型运输机却被开到贺兰山地下的深窟来,而且飞机上还载有十吨足以摧毁一座史前原始森林的BLU-FB炸弹,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爆炸。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玄乎,如果不是袁森亲眼看到,打死他都不会相信这世上还真有飞机能够开到地底洞窟里来。

飞机呈斜线倒插在地上,下半部分的机翼完全折断,侧面的机身也被剧烈的冲击力刮去一大半,整架飞机就剩下一大半了。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飞机撞成这样,竟然没有起火的痕迹。不过后来他才知道,这种C-119运输机不同于一般的飞机,是经过特殊改造的,四台发动机全部加了过滤网,只要一发生机油泄漏,机油会立刻过滤到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油箱里,再大的压力都不可能将它压坏。

这种独特的设计就是为了防止飞机运输火药炸弹的时候,发生燃油泄漏起火引起重大事故。而且这架C-119的货舱的铁壁都是特殊合金材料制成,坚韧度和耐压性都是一流的,所以飞机飞进洞窟的时候,遭受这么大的冲击力虽然机翼等设备完全毁坏,但是机舱部分却只受到轻微的损伤。

驾驶舱已经被撞裂,袁森掰开货舱的铁门,四个区装BLU-FB炸弹的木箱子被铁架子固定起来,撞击没有对它们造成任何影响。袁森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货舱,又查看了废掉的驾驶舱,舱里没有人为留下的痕迹,甚至很难判断这架飞机是否是人为架势飞上天空的。

袁森从飞机上下来,一无所获,巴哈尔古丽也不知去向,地下深窟四周只有无尽的黑暗,没有一线生机。

袁森打着战术灯朝机头朝向的方向走,根据经验判断,飞机飞进来的方向,势必就是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巨大洞口,否则飞机没办法钻进来。如果要想从这里出去,只能朝前,飞机飞过的悬崖势必无比空旷,断然没有其他出路。

深窟里的黑暗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将人类的一切生机都能吞噬,袁森打着战术灯小心地查看着四周的环境。这种战术灯全称叫做高压气体放电灯,它的结构非常复杂,工作电压的升压、恒流和稳压,都需要精密的电路控制,在七十年代还算非常高级的技术。这种战术灯的一大特点就是,支持红外、紫外的夜视功能侦查功能,使用寿命非常长,光效最高可以调节到每瓦六十流明以上,照射距离非常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