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卷轴里的秘密(第4/11页)
“我方才与袁总督见过面,他已答应我入宫面见老佛爷,想办法调拨两千新军,交给我们调度。”索克鲁说道,“贺谦说的不错,这些年刺客道越发猖狂,现今已骑到我们头上来撒野,御捕门与刺客道的宿怨,终须一战来解决。”索克鲁环视众位御捕,提高声音说道,“我们与刺客道这一战,在所难免,势在必行!”
索克鲁此话一出,每位御捕心里都知道,御捕门和刺客道之间,恐怕是必有一战了。二十一年前的莫干山大战,在场所有人中,只有索克鲁、白孜墨和白锦瑟亲身经历过,而在场的天地字号御捕,都是在莫干山大战后才进入御捕门的,是以没有经历过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此时听了索克鲁的话,这些天地字号御捕虽然免不了隐隐担忧,但也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冲动。
作为亲身经历过莫干山大战的人,索克鲁虽然嘴上说与刺客道一战势在必行,但回想当年血战时的场景,仍不免心有余悸。白孜墨和他一样,也是这般心境。唯有白锦瑟听了索克鲁的豪言壮语,冷冷地一笑,说道:“缩手缩脚了二十一年,你终于说出了这句话。你如果早这样做,当年的事就不会发生!”
索克鲁叹道:“照水的事,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白锦瑟哼了一声,站起身来:“你永远都无法交代!”她阴沉沉地看了索克鲁一眼,脸上那道问天留下的疤痕,平添了几分凶厉。她丝毫不给索克鲁留任何情面,直接拂袖而去,大步走出了西厅。
这一幕让在场的天地字号御捕们面面相觑。在此之前,除了贺谦在上海与白锦瑟打过交道外,在场的其他御捕连白锦瑟的面都没有见过,更别说了解她与索克鲁的过往纠葛了。
望着白锦瑟走出西厅,索克鲁的心中感慨万千。
不过他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事上。
诚如李东泰所言,要想彻底剿灭刺客道,唯有找出天层,方能将这个存活了近三百年的刺客组织连根拔起。“林鼎寒,”他问道,“有眉目了吗?”
林鼎寒正一心沉迷在两幅刺客卷轴之中。他过于专注,以至于索克鲁连问了两遍,他才抬起头来。
林鼎寒冲索克鲁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显然已有眉目。
但他点头的时候,眉头却始终深锁,似乎掌握一些眉目的同时,仍有疑问思索不透。
林鼎寒把所有御捕叫到了桌边,指着那幅写有脚文的卷轴说道:“‘子夜长干寻雍酬裴’这八个字,指的是李白的四首诗。”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几册书,乃是《李太白集》《东坡乐府》等诗词集。他将《李太白集》挑出来,将其他几册诗词集都揣回怀中。
他风尘仆仆地从西安赶来,竟不忘随身携带几本喜爱的诗词集,贺谦等御捕见了这一幕,都有哑然失笑之感,但当着林鼎寒的面,没表露出来。唯独罗向不知掩饰,直接笑出了声。
林鼎寒仿佛没有听见罗向的笑声,又或是他根本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径直翻开《李太白集》,说道:“‘子夜’指的是《子夜吴歌》,‘长干’指的是《长干行二首》,‘寻雍’指的是《寻雍尊师隐居》,‘酬裴’指的是《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他将这四首诗在《李太白集》中的位置一一找出,将页张折起一角,以便随时翻阅。
索克鲁对诗词同样有所涉猎,若非如此,当初光绪帝的暗码他也解不出来。“李白曾给刺客说过好话,”索克鲁点头道,“刺客道用李白的诗做脚文,也算说得过去。”
索克鲁的话中之意,指的是李白在名篇《侠客行》中,对先秦时期的刺客极尽赞誉。《侠客行》中有一句“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说的便是战国时期刺客朱亥的故事。
朱亥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早年在大梁城内做屠夫,后因勇武过人,被“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收为门客。当年秦国攻赵,赵国危在旦夕,遣使向魏国求援,魏王当即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但大军出发后,魏王受到来自秦国的威胁,又怕得罪秦国,于是急忙命令晋鄙停止进军,暂时驻军于邺。信陵君魏无忌乃魏昭王少子,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赵国被灭,魏国便岌岌可危,于是数次请魏王发兵,但魏王始终坚持按兵不动。信陵君于是用侯嬴之计,从魏王宠姬如姬那里窃得虎符,带门客赶往晋鄙驻军之地,要晋鄙交出兵权。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见虎符,晋鄙却心生怀疑,不肯移交兵权。这时朱亥携四十斤重的铁锤走入,趁晋鄙不备,一举将其锤杀,助信陵君夺取兵权。信陵君遂指挥十万大军前往救赵,最终击退秦军,保全了赵国。
索克鲁所言不错,李白将先秦时期的刺客称为侠客,又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千古名句,算是对刺客的极大赞誉。刺客道以李白的诗作做脚文,确实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