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日落瀛台,光绪之死(第5/10页)
“谙达”在满语中是伙伴、朋友之意,一声接一声的“李谙达”,并且出自当今天子之口,令李莲英为之心动,感激涕零。
光绪赐给李莲英的跟头褡裢,李莲英随时随地挂在腰间,当即掀起衣摆,将跟头褡裢取了下来。
光绪接过去看了片刻,尤其是背面由他亲笔写下的“李莲英”三字,更是刻意抚摸了一阵,然后递还给李莲英:“你好生留着。”又在御榻上躺下,说道:“朕有些倦了,想睡上一忽儿,李谙达,你先退下吧。”
李莲英跪下谢恩,收拾碗碟,端起托盘,退出了涵元殿。
方才哭了一阵,李莲英双目泛红,不敢立刻去仪銮殿见慈禧。
他站在瀛台北面的石桥上,准备等眼睛稍好一些,再前往仪銮殿。
李莲英站立之处,本是一座木桥,三年前被胡客和姻婵放火烧毁,后来重修了一座石桥,作为连接瀛台和外界的唯一通道。
李莲英站在石桥上,望着水波褶皱的南海。
虽是午后,但阴云暗沉,西风萧瑟,四下里景致虽好,却总给人一种凋零败落之感。
李莲英的内心深处在发生着改变,他逐渐走出了困扰他半个月之久的纠结状态。方才光绪的一番言语,令他感激涕零,也让他逐渐坚定了想法。他决定照实回禀慈禧,不按袁世凯和索克鲁所说的做。他相信方才光绪那番话是真情流露,相信光绪重握权柄后,就算要追究他的罪责,也必将从轻发落。
李莲英休整了片刻,双眼逐渐从泛红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他准备动身前往仪銮殿,向慈禧禀明一切。
就在他迈步之时,小德张从仪銮殿的方向过来,奔出西苑的景林,老远就望见了李莲英,大声叫道:“李大总管!”
小德张和李莲英一样,也是宫中的太监,本名张兰德,宫号小德张。小德张早年入宫时,在宫内升平署戏班演武小生,因技艺精湛,在慈禧的心中留下了好印象,后来“庚子西狩”时,小德张对慈禧服侍得细致入微,从此得到慈禧的宠信,逐步高升,一年前升任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地位超过崔玉贵,成为宫中仅次于李莲英的第二号太监。
“原来是张总管。”李莲英见小德张步履如此惶急,便知他有要事来找,因此停下了脚步。
小德张奔到石桥上,来到李莲英的跟前,喘着气道:“大总管,可算找着你了!”
“有什么急事?”李莲英道,“你先歇两口气,慢慢说。”
小德张看了看四周,见桥头站着两个负责把守瀛台的太监,其余地方空旷无人。他命两个太监去远处候着,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拆展开来,交到李莲英的手里。
李莲英接过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索克鲁的计策
这张纸上写了一段话:
“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
短短一段话,十分口语化的文字,通常来说只有日记和不重要的信件才会这么写。
这段十分口语化的文字里,处处透露着杀机,其行文走墨若飞若动,正是光绪的御笔。
李莲英吃惊道:“这是……你从何处得来的?”声音压得很低,伴有明显的颤抖。
小德张道:“我今早去涵元殿探视,碰巧皇上由小太监陪着去水边走动,我见御榻上的绒垫皱了,就说替皇上铺平,谁知竟在绒垫下发现了这个。”又道:“这纸张和墨痕都是新的,我思量着是皇上昨晚所写。我看到时,心里惊讶得很,心想应该赶紧通知你才是,于是偷偷把这张纸塞在怀里,跑去宫里头找你,谁知你不在宫里头,又想你多半去服侍老佛爷了,便跑去了仪銮殿,去了才知道你来了这边。”
李莲英又看了看纸上的文字,确实是光绪的笔迹。他多看一眼,双腿就多软一分,急忙扶了桥栏站住。
“大总管,皇上一心要对付你,这可怎么办?”小德张说道。他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比李莲英还要着急。
李莲英怔了良久,渐渐恢复了老态龙钟的样子,叹道:“皇上要杀我,我这个做奴才的,又能怎么办?”
此话一出,小德张不禁微微一愣。
“张总管,”李莲英又道,“我想求你一件事。”
小德张道:“大总管尽管吩咐,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一定竭尽所能。”
“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李莲英说道。
李莲英的请求,让小德张彻底愣住了。迟疑了片刻,小德张才道:“我小德张对天发誓,决不向任何人提起此事。”
李莲英点点头,将那张纸揣入怀里,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往仪銮殿的方向走去。
小德张愣在了原地。他想过李莲英在知道此事后,可能会垂头丧气,可能会绝望至死,也可能会怒不可遏,甚至表露出一些杀意,却没想到李莲英在最初的吃惊之后,竟似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就那样迈着与平时毫无差别的步子,离开了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