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失窃案之黄石兽角杯(第2/6页)

“这次被盗的不是馆内的展品,而是一位香港商人捐赠的珍贵文物——黄石兽角杯。”何钊一边驾车一边回答说。

“黄石兽角杯?”

“对!那是一件流落海外近百年的稀世珍宝。博物馆派了三个人去接收。他们一路之上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竟被人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只玻璃杯给调了包。”

何钊驾着警车一路风驰电掣,不到一刻钟就赶到了相距10多公里的博物馆。他径直把车开进馆内,在办公楼前停下,在一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快步走入该馆的会议室。

会议室内早已聚集了有关人员,有当地派出所的民警、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博物馆的专家,当然还有这次去香港接收宝杯的3位当事人。那只装兽角杯的小手提箱,就打开平放在会议室中央的那张长会议桌上。

那是一只长42厘米、宽30厘米、高18厘米的西洋皮箱。箱内是一层厚厚的天鹅绒软垫,在软垫中央原本是用来存放兽角杯的那一处凹陷里,放着的竟是一只普通的玻璃杯。

何钊戴上手套,拿起手提箱和杯子仔细看了一下,对赵忆兰说:“待会儿把它们带回局里,交技术科去检验一下。”

“好的。”赵忆兰说。

“好吧!”何钊接着面对大家说,“现在请谁把事情的经过详细介绍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曹沛副馆长说,“因为黄石兽角杯价值连城,我们在香港梁启文先生的家中取到它后,没敢多停留,就径直去机场,搭乘飞机返回江州。一路之上,这只小手提箱都没有离身。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返回馆后打开箱子一看,那件稀世之宝竟变成了一只普通的玻璃杯。”

“一路之上,这手提箱都没有离身吗?”

“是的。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飞机上,我都一直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在怀里,只有在香港机场候机时,放下过一段时间。”曹沛回答说。

“为什么?在香港机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是的,我们乘坐的班机因故推迟一小时起飞。为了安全,我们便去候机厅一侧旅客较少的咖啡屋里,喝了一杯咖啡。因为抱着它两手不便,所以就将它放在了桌子上。”

“原来是这样。”何钊点头说,“会不会有人在这时,将一只同样的小手提箱调换了你的小手提箱呢?”

“这不可能。”三人小组的另一成员方平说,“我们在咖啡屋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座位,邻近的几张桌子都没有人,更没有人走近过我们的桌子。”

“是的,除了开始时女侍过来招呼,给我们送来三杯咖啡以外,在那一段时间里,根本就没有人靠近过我们的桌子。”小组的另一成员何佩云也加以证实说。

听了他们的回答,何钊不觉双眉紧蹙,心中产生一丝疑惑:这一路之上箱不离身,又从未与外人接触过,那窃贼又是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偷换掉兽角杯的呢?

回到局里以后,赵忆兰立即拿了小手提箱去技术科,请他们加以检验。何钊则坐在桌前开始苦苦地思索起来,但他苦思了许久,脑子里仍然一片茫然,找不到一点线索。

检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一、小手提箱的锁孔内无撬动痕迹,箱子是用钥匙打开的。

二、箱上只有两个人的指纹,一个是曹沛的,另一个则是梁启文先生的。

三、玻璃杯光洁如洗,杯上没有任何指纹。

罪犯没有留下任何一点印迹。

何钊看着检验报告,不觉叹了一口气,说:“看来我们这次是遇到一名高手了。”

“是的,罪犯作案手段极其高超,天衣无缝,简直可以说是神了!”赵忆兰赞同说。

“那么,你说罪犯会是在哪里作的案?”

“根据他们的介绍,曹沛一路之上都将小手提箱抱在怀里,到达江州以后,又是乘坐博物馆去接他们的专车回馆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作案的可能。最大的漏洞还是在香港机场。”赵忆兰分析说。

“不错!”何钊点头说,“看来,要侦破此案,还必须去香港一趟。”

香港警署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支持,专门指派了一位名叫罗琳的女警官协同办案。

罗琳20多岁,既富有女性的温柔靓丽、端庄大方,又不乏刑警的机智干练、英武勇敢。她与赵忆兰一见如故,成了一对好姊妹。

为进一步弄清案子的来龙去脉,他们先去拜访了梁启文先生。

梁启文是一位60多岁、高大健壮、精神矍铄的老人。得知黄石兽角杯失窃的消息后,老人非常痛心,愤怒地说:“购买这只兽角杯,目的是让这一流落海外近百年的国宝,回归祖国。谁知它刚一踏上祖国的土地,竟是如此的遭遇……”

何钊的心情也很沉重。他感到责任的重大,如若不能迅速破案,追回宝杯,将对不起祖国,更对不起眼前的这位老人。他尽力安慰老人说:“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将那个丧心病狂的窃贼缉拿归案,找回兽角杯。现在请您配合,回答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