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膨胀的欲望侵犯财产犯罪(第8/8页)

拉斯提格此前的谎言给看守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据说即便是在他咽气之后,一直被“狼来了”的游戏弄得神经兮兮的看守人员们依旧认为他可能是在演戏,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始终坚信外出就医只是拉斯提格的逃跑计划之一。可是,经过法医鉴定,这一次拉斯提格没有骗人——他真的死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高明骗子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犯罪心理分析】

好色、暴食、贪婪、懒惰、愤怒、嫉妒以及傲慢,这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但丁在史诗《神曲》中为世人罗列的七宗罪,这七宗原罪涵盖了人的种种恶行。本案中的高明骗子维克托·拉斯提格就是如此,甚至还因为屡次轻易地得手而被众人称为“骗术之王”。事实上,在拉斯提格颇具传奇色彩的高明骗术背后,隐藏着的恰恰是其内心丑恶无比的贪婪,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他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别人的私有财产。

据统计,在诸多犯罪动机当中,贪婪正是其中最活跃的一种,是当之无愧的犯罪“高地”,由其引发的犯罪数量远远高于嫉妒、性欲、信仰等其他犯罪诱因。作为一个“绅士范儿十足”的年轻人,拉斯提格又何尝真的想要一直依靠坑蒙拐骗度日,但长久以来无法满足的物质需求,内心深处不断膨胀的贪婪,都令其难以自控,从而萌生邪念,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说到底,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完全满足自己的物欲,过上自己向往生活的人并不多,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能安于现状,愿意利用自己有限的合法收入,来有选择地满足一部分需求呢?首先关乎一个词——“自控力”,能够凭借自控力来抑制某些不合理、不理性的物质需求的人,就能安心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而一味地满足自己的不合理需求,根据内心的欲望来决定支出的人,就有可能像拉斯提格一样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一个家境贫寒的人非要让自己比肩富商巨贾,这时积极的做法当然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百般努力令自己跻身富人的行列;而消极的做法就是不愿付出辛苦,妄想不劳而获。究其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另一种劣根性——“懒惰”。

最后,人们之所以会在犯罪后百般掩饰,正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隐藏得好,就不会东窗事发,就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正如本案中的拉斯提格一样,他先后使用了超过47个假名字,伪造了几十本甚至更多假护照,甚至就连拉斯提格这个名字到底是真是假也没有人敢肯定。但纸包不住火,再完美的伪装手段也会出现破绽,“骗术之王”尚且这样仓皇落马,普通行骗者们的下场又会怎样,我们自然心知肚明。

诈骗犯们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确实存在一些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之类的客观原因,但总的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等一系列内因。提到三观的问题,当然也会受到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人从小生长的环境因素可以说尤为重要,社会中的普遍价值观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试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教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自我克制、自我管理的思想已经深深地入脑入心,那么任凭内心的贪念再活跃,也依然会被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而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教育“想要就必须得到”,那么一旦欲望萌发,就会被无限放大,直至不择手段地让自己得到满足。

可见,良好的教育会令人们成长得根红苗壮,自觉地向善向好,规避犯罪。同时,如果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潮,那么身处其中的个人也很容易变得贪婪起来。可见,遏制犯罪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