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张剪报揪出幕后黑手(第6/15页)

田甜放下手中笔,打量眼前的年轻男子,道:“我不爱管闲事,这你知道的。其实,我对你的事情略知一二。这么多年,你还没放弃寻找杨帆的死因。”

“杨帆”两个字如子弹一般打在侯大利胸口,他胸口不停起伏,问道:“你知道这事?”

“很多人都知道。你爸太有名了,你这一段时间风头太劲,这些事自然会流出来。”

“真的吗?”

“嗯。”

“那我穿了一件皇帝的新衣,以为大家不知道。”

“别这样说,大家都挺佩服你的。”

“你相信杨帆是遇害的?”

“在一起工作这么久,你的判断一向准确,我选择相信你。”

田甜拿出一本旧教材,道:“这是我在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教材,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翻看,临阵磨磨枪。按照经典理论,系列杀手选择被害人一般基于被害人的可获得性、易受攻击性和合意性,如果蒋昌盛、王涛、朱建伟和陈雷都是一个杀手作案,那么可获得性、易受攻击性这两条明显不符合。”

侯大利毕业于山南政法刑侦系,学过犯罪心理学,明白田甜是什么意思。

可获得性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指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被害人生活方式使得他有机会被人诱拐;第二种情况,就是被人诱拐后或是遇害后无人牵挂。蒋昌盛、王涛、朱建伟和陈雷皆不属于这两种情况,所以,凶手考虑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可获得性”。

易受攻击性,是指被害人容易受到攻击的程度。这四人都是成年男子,蒋昌盛是菜农,身体强;陈雷是社会人,随身带刀带枪;朱建伟个子高,喜欢户外活动;唯独王涛稍显文弱,也是唯一被刀捅的。从这方面来看,凶手考虑问题时没有考虑对手是否容易受到攻击。

合意性是指被害人符合凶手的偏好,可能涉及被害人的特征,或者其他动机,或者其他特点。

侯大利站起身,在四个姓名包围的空白处写下“合意性”三个字,道:“我们其实一直在寻找合意性,凶手是用什么方式将这四人联系起来,这是案件的牛鼻子,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

田甜来到侯大利身边,道:“若是给刑事现场的犯罪心理画像,也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惯技,二是标记,三是伪饰。”

侯大利脑海中浮现出四处案件的不同特征,道:“出现最多的凶器是铁锤,蒋昌盛现场出现过,朱建伟现场出现过,陈雷现场也出现过。但是王涛案略有不同,也就是王涛案有可能是同一凶手所为,也有可能不是同一凶手所为。”

田甜对案件也相当熟悉,道:“我反而相信王涛是被同一凶手所害。在第二个凶案中,凶手用种种手段想隐藏左撇子的事实,将被害人刺杀后,大概是松懈,或者是右手累了,他就换成了习惯手,用左手把王涛生殖器割了。其实这一刀隐蔽性极强,一般很难发现,你反复拿放大镜观看,又恰好支队保留了重要的物证,才发现这一刀是左手割的。”

“也就是说,凶手在作王涛案时,还是想误导警方。随后,凶手因为某种原因进入了冰冻期,这个冰冻期的时间还相当长。几年后,不知什么事情触发了凶手,他重新作案,而且不再伪饰,圆头铁锤是惯技,也是标志。”

侯大利说到这里,脑中奇异地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凶手怀揣铁锤,站在陈雷住房对面,冷静地看着陈雷与女友,然后点燃燃烧瓶的线,对准窗户扔了进去。

他想到这里,道:“凶手肯定进过陈雷家,将陈雷家的房间分布情况摸得相当清楚。而且,陈雷刚回家就发动袭击,说明他一直在跟踪陈雷,或者说就守在附近。”

田甜紧跟侯大利思路,补充道:“凶手很小心,不会靠近医院。他守在附近的可能性最大。”

“勘查人员没有发现对面楼房有生活痕迹,所以,凶手还另有观察点。”侯大利将粉笔丢在地上,道,“马上到现场,我们极有可能找到他的观察点。如果我们分析得不错,他真有观察点。”

来到陈雷所在小区,侯大利先是直接进入陈雷房间,站在窗口四处张望。张望之时,侯大利浓厚的眉毛如相机一样不断闪烁,沿街景物被一帧一帧扫描进脑中,渐渐地组成了一幅完整的街景。脑中街景再与实际街景进行对比,细节也被补充进入大脑。

窗口正面是围墙,围墙外是拆迁房,凶手不会在此设立观察点。

从陈雷家来到小区门口,侯大利缓慢转动身体,眼睛如射灯一样照向四方,将所有景物纳入脑海之中。

通过这种摄取能力获得的影像如真实相片一样停留在脑海之中,当年杨帆在水中的遗体就持续刺激侯大利神经,景象如此鲜活,数年都没有褪色。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折磨他的能力也给他提供了帮助。侯大利最后将目光点集中到距离小区三百米左右的宾馆。若是凶手在宾馆开一套房间,可以完全监控到小区大门,如果角度合适,甚至可以看到陈雷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