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第4/7页)

不得已之下,苏大为留安文生他们继续分兵攻掠。

直到返回长安的第二年,基本平定整个倭岛。

安文生他们更是在倭岛又驻留了一年。

最后是被李治全数招回。

将倭岛防务交给时任熊津都督刘仁轨负责。

而萧礼,当时为安文生的麾下,参与了整个对倭国的作战。

甚至还是倭岛上“不良人”制度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苏大为看着萧规,目光平静得令人心悸。

这种目光,犹如深海一般。

看似无波,内里却暗流汹涌。

萧礼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他心里在害怕。

似乎在面对苏大为时,再多的底牌,算计,都不足以保全自己。

所有心底的秘密,都像是被苏大为看穿了。

“有些信息,是我通过旧部收集来的,有些是我的推测,你姑且听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你可以指出。”

苏大为似乎显得异常有耐心:“若我猜得不错,从当初随我征倭后,你的心里便有奇妙的想法,或许更早一些,总之你通过我在倭岛上设立的不良人制度,找到了将想法实现的途径。

所以在回到大唐后,在连我都没发觉的情况下,你仿照倭岛制度,一手建立暗部组织,名‘不良’,并自封为矩子。

将战国墨家和我朝不良人,杂揉成一只‘缝合怪’,也算别出心裁。”

这话说出来,太子李弘和武媚娘、上官婉儿等人的目光,一齐投在萧礼身上。

那目光里有太多的吃惊、审视、疑惑。

苏大为所说的事,有一些是她们知道的。

更多的则是不清楚。

倭岛的不良人制度,乃是仿大唐不良人,以吸纳“倭奸”来监督倭国本地的大地主和保皇党。

类似基层的片儿警、刑警、武警。

这是仿大唐不良人的组织。

同时还加入了军功爵。

只有立功受赏,才能在这个组织里晋升,得到荣誉以及更大的权力待遇。

倭国下层百姓以及寒门武士,破产户,对此趋之若鹜。

这种制度对底层人士,也即所谓的“无产”者。

拥有极大的吸引力。

甚至苏大为还在倭岛搞了土改。

把原本忠于倭王的旧贵族统统抄家,抄没。

让原本的农奴、耕户,开诉苦大会,将那些贵族斗倒。

然后分田到户。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

打土豪,分田地。

那个时候,倭岛是全世界,最像“社会”主义萌芽的地方。

这种制度如果再演化下去,究竟会出何种局面?

就连始作俑者的苏大为,都难以做出判断。

只是始终抱着几分期待。

期待将星星之火反哺大唐。

若果能如此,将大唐改造为一个不为高门大姓,不为一家一姓,不为贵族门阀而生,而是真正为底层百姓,为无,产者,人民而服务的社会国度。

此为不朽之功。

足以名垂青史,甚至封圣。

可惜,这个进程终究是被李治一手打断了。

也不知是李治嗅到了其中的风险,看穿了苏大为的图谋。

又或者是别的原因。

他将苏大为和一大帮大唐将士调回长安。

派熊津都督刘仁轨看管倭岛。

待泰山封禅之后,更是将高市倭王放回倭国。

在那几年里,高市手腕老辣,联络倭国旧贵族来了一场反攻清算。

经过合纵连横,甚至借刘仁轨之力。

最终,重新夺回了权力。

在倭岛上燃烧的革命星星之火,也终于被扑灭。

原本最有可能,在公元668年出现的大变革,自此结束。

但真的结束了吗?

倭岛上的变革结束了,可是受到革命火种感召的一批大唐底层兵卒,在萧礼的带领下,悄悄开始了“不良人”2.0版。

结合在倭岛上变革的经验,结合大唐的经验。

他们花了十余年时间,编织了一张大网。

这是一张由底层士卒、百姓、寒门织起的网。

一张不亚于都察寺,不亚于倭岛不良人的网。

自下而上,发挥“农村包围城市”的风格,缓缓渗透。

量变到质变。

“矩子。”

苏大为看向萧礼:“你还挺有想法的,究竟是想做什么?”

“你在嘲笑我吗?”

萧礼的目光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

“你有何资格嘲笑?你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

萧礼的眼睛,透着血红光芒。

那里面有剧烈燃烧的野心。

他脖颈的血管贲起,带着金属特质的声音响声,冷静异常:“当年在倭岛,你明明可以振臂一呼,改变这个世界,可是你不敢,你胆怯了。

但我不同,我继承了你的一切理念,走得比你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