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寻(第3/4页)

不过因沈溪之事,王琼不得不去见张懋、朱晖等在京勋贵,对王琼和杨一清来说,能否找到沈溪的下落尚属其次,先要保证京师不出乱子,更不能让沈溪隐身幕后酝酿“阴谋诡计”,毕竟大臣突然失踪这种事也有可能会涉及政变。

沈溪在军事上的造诣,让王琼和杨一清感觉不可思议,他二人即便也统过兵,但也知道战场上没法跟沈溪匹敌。

就算沈溪不谋反,也要防备被有心人利用,沈溪家眷失踪之事,让他们感觉到问题不简单。

张懋从王琼这里得知沈溪之事,并不觉得有何意外。

沈溪失踪已不算秘密,五军都督府已做好防备沈溪突然发难的准备,只是张懋不相信沈溪会谋逆,便在于这次沈溪失踪太过反常。

“……德华,你不必心急,你也说了,之厚是奉皇命出京,牵涉海疆平定,老朽才刚得到消息,说是两个多月前,海盗和倭寇在佛郎机人支援下,集合数百条船只北上,似为之前海战失利而寻仇……此战非之厚亲自前去应对不可!”

张懋语气相对平和,间接跟王琼透露出都督府内一种想法,便在于沈溪失踪,对都督府中人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

沈溪在京让这些人感受到的压力无比巨大,便在于沈溪为文官领袖的同时,也是世袭国公,皇帝钦命的武勋,只是沈溪未在都督府挂职罢了。

王琼问道:“都督府可还有更多地方线报?”

张懋惊讶地问道:“难道兵部没收到风声?之厚在塘沽以及登州府外海,跟贼寇接连发生海战,听说战事异常惨烈,南直隶部分海域也发现战船残骸,陛下还派锦衣卫前去调查……呵,老朽所知也不多。”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张懋话到半途便装起了糊涂。

王琼则心存疑惑,开始怀疑张懋。

王琼心道:“应宁说这朝中有人想对之厚不利,怕不就是这些掌军的勋贵吧?之厚的家眷怎会平白无故于回京途中失踪?地方官府断不敢如此胡作非为,若说是盗寇所为,那就更不可能了,那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敢在内陆的运河上闹事?怕是这京师勋臣,跟地方官员里应外合……或许跟张氏外戚有关。”

张懋见王琼突然沉默下来,感觉气氛有些不对,笑了笑道:“此事还是静待消息为妥,老朽所知不多,德华你不妨派人去跟东厂打探一番。张永张公公在城中有私邸,寻他问个清楚很方便。”

王琼摇头道:“张公公怎会对此等事知情?若知情,又何至于陛下派人到兵部来问话?”

张懋摊摊手:“那老朽便爱莫能助了!”

“不多叨扰。”

王琼很识相,见张懋对自己态度有所回避,起身告辞离开。

……

……

王琼这边才刚走,国丈夏儒从后堂出来。

夏儒问道:“王尚书走了?”

“嗯。”

张懋点头。

夏儒追问:“却不知来作何?难道也是打探沈之厚的下落?”

张懋叹了口气:“现在满朝文武除了此事,还会关心旁的?但老朽从何去得知之厚近况?闹得好像老朽知情不报一样。”

夏儒道:“不过我这边倒是从宫里面得到些消息,说此事跟张家二兄弟有关。”

张懋赶紧做出“噤声”的手势:“我说国丈啊,这种事你也能乱说?张家那俩小子,什么事做不出来?之前便说海盗倭寇的武器就是从他手中所得,若情况属实,今日之事跟他们定有牵连,只是现在没证据罢了。”

夏儒好奇问道:“那就是说,就算我们知道什么,也不能对朝中人提及?”

张懋叹息道:“这几年之厚太过锋芒毕露,若可行的话,杀杀他的锐气也是好的,他再有本事,朝廷也不能围绕着他一个人转!”

……

……

五军都督府众勋贵对沈溪的消息三缄其口。

朝中官员也没法从宫里打听到消息,倒是民间有各种小道消息流传。

跟众大臣中流传的版本不同,民间对沈溪多有称颂,而这次沈溪失踪也被传为沈溪正在领军跟佛郎机人开战,也有人说沈溪是去直接攻打佛郎机国。

虽然他们不知佛郎机人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更不知这个国家在何处,只知那是个遥远的海外国度,而且一旦沈溪取胜的话,大明将国富民强。

一些事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御史言官都听进心里,给皇帝的上奏中屡屡提到民间传闻。

朱厚照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当着萧敬、张永、李兴和小拧子这四位司礼监太监的面,大发雷霆,把花瓶、茶盏和文房四宝等东西砸了一地。

“……以前虽然不觉得你们有本事,但还不至于出这么大的纰漏,锦衣卫和东厂对此事居然一无所知,说得好像朕才是一切的幕后主使……但其实沈尚书不过是领兵跟海盗倭寇打了一仗,朕几时派他去平佛郎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