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终究是个孩子(第2/3页)

曹朋所言,让他感受到了天下之大,他简直就是一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

不仅仅是周不疑,就连一旁的孔融,也不禁为曹朋的言语所夺。他神色凝重,沉吟不语。

“我在荥阳时,曾听闻元直和仲豫先生的辩论。

对于谶纬符瑞,我是不太了解。不过我却知道,仲豫先生的道德文章,乃天下之楷模。他曾撰《东观汉纪》,详论朝廷得失,可以为后人所借鉴。而元直,你今著有何等文章?以教化世人?

或许你会说,张良萧何,皆无著作流传,确有大功于社稷。

然今日言张良萧何,是因为他们已经做出了功绩。元直,我且问你,你有何功绩与我知呢?

若没有,你又有何资格,去指责仲豫先生?

你今十五,却弃学而不求上进;你今十五,置父母于荆襄,而身存许都,追名逐利;你今十五,未立寸功,却视先贤为无物。元直,非我严苛,实不知天高地厚,妄言圣贤,乃小人之举。

你言贵贱。

好,咱们就说说这贵与贱。

自古圣贤处身立命,皆凭借自身。易开篇有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言贵者,子文十五,与我征战河西;我十五时,辅佐邓叔孙,在海西立足;子建轻浮,然十四可做华美文章。再言贱者,我认识许多人,他们出身不好,门第不高,然十五岁已可以自立于世上。或戎马生涯,征战天下;或农耕田地,上可使国库充沛,下可令自己饱食。

此,自强也。

元直,你何以自强?莫非,就是靠着呈口舌之能,而安身立命?”

周不疑脸色苍白如纸,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曹朋句句在理,让他的伶牙俐齿,毫无用武之地。

曹朋冷笑道:“贵者,凭借自身才学,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上马而平天下,提笔可令苍生安居乐业。或教化苍生,或功在千秋。凭自身之能,而能立于天地间,便是真真正正的贵者。

而那些不学无术,只知偷鸡摸狗,逞口舌之利,却无一技之长者,方为贱,卑贱的‘贱’。”

曹朋就差指着周不疑的鼻子,骂他是一个‘贱人’。

而后,他森然冷笑。

“某自生以来,无愧苍生。

我辅佐家兄,令海西大治,每年可向国家输送百万斛粮草。两淮之地,百姓安居乐业,自建安二年来,人口增加二十万;我征战官渡,曾率部斩颜良,诛文丑,纵横疆场,搏杀于两阵之间,斩杀上将无数;我出使朔方,治理河西,令河西重归中原,令河西从此不受兵祸。

我征战凉州,三年间令凉州兵祸平定,为朝廷建立赫赫功勋。

我著八百字文,可使幼童明天理,知古今;我著三字经,可是人知善恶,懂得忠孝……

周不疑,你又何资格评论与我?你有何资格,说我不是?在座诸人,那个不比你学问高深,你又有何资格,言论他们的不是?依我看,你没有资格评价任何人,若欲评价他人,先省自身。满座高士,尔一孺子,又有何等德行,列坐于此?若我是你,绝无脸面再留居此地。”

周不疑蓦地站起身来,手指曹朋,嘴唇颤抖。

而一双双眸光,冷漠的注视着他……

曹朋可以看到,他眼中有泪光闪动。

心里面也不由得生出不忍。

他还是个孩子!

受人指使,其实也身不由己……

可一转念,那不忍之情,生生又压下来。

在这种时候,他绝不能有半点心慈手软。这和曹冲无关,这是他和周不疑身后实力的一场战争。

周不疑放下了手,转身拉开了房门。

在走出雅阁的那一刹那,他突然回身,朝着曹朋深施一礼,默默的拉上了房门。

“友学,说得好!”

“公子教训的极是,这小子整日介的逞口舌之利,实不当人子。”

曹朋冷冷的扫了那些人一眼,突然长出一口气,站起身来,“融公,我心思不宁,实有些烦躁,且先告辞。明日我在府中设宴,若融公有暇,不妨前来一叙。朋失礼,先行告退了……”

他实在没有喜悦之情,相反心里面感觉,有些沉重。

周不疑那孩子,经他今日一骂,只怕是在许都,无容身之处了……

想想看,自己似乎骂的太狠了点。

可没有办法,这孩子整天介寻衅挑事,若继续下去,只怕是毁了他的性命。

他的高傲,他的倔强,他的才思敏捷,或许可以为名士,但若介入政治,早晚必死无葬身之地。

孔融颇为赞赏的看着曹朋,点了点头。

胜不骄,此君子之美德。

曹朋并不因为他辩赢了周不疑而高兴,反而透出沉重之色,也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友学今日所言,孔融已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