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弓弦一铰送君王永历政权的终结(第6/11页)

永历帝无可奈何。

八月十五当天,即使听见茅草棚内永历帝因腿疮不断发出大声呻吟,马吉翔、李国泰二人好心情一点不减,他们叫来随驾的梨园子弟黎应祥演戏给他们看。

黎应祥是个戏子,此情此景也伤心,他(或她)泣言道:“皇上龙体有病,行宫近在咫尺,此时此地,臣子安肯忍心演戏欢娱。虽死,我不敢奉命!”

马吉翔等人勃然大怒,他和弟弟马雄飞等人乘醉而起,用马鞭乱抽黎应祥,打得对方鲜血淋漓。

没隔几天,马吉翔、李国泰面见永历帝,嚷闹哭穷,索要“俸禄”。永历帝这个气,声嘶力竭唤来典玺太监李国用,让他把“皇帝之宝”弄碎分给众臣。

李太监叩头,表示不敢奉诏。

马吉翔、李国泰不由分说,从李国用手中抢过皇帝大印,当着永历帝的面,凿碎黄金印,分份而去。

秋收之后,缅甸人送来数担新谷,皆为马吉翔截留,私分给他关系好的人。

随驾总兵邓凯出面叱责,竟遭马吉翔及其手下一顿暴打,竟被打成跛子。

永历帝在缅甸的一切详细行止,皆出于两本笔记,一本是《也是录》,一本是《求野录》,这两本书,皆是这位被打伤的总兵邓凯本人所写,可称是“亲历记”,所以史料价值非常高。

由于邓凯在记叙中不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记述,后来学者又有很多人不懂古汉语,往往把这两本书混同于一般的野史和小说。

龙落浅滩遭虾戏——永历帝在缅甸的最后岁月

李定国磨盘山之败后,身边残兵只有一千多人。他发檄四方征调南明残军,皆无人响应。

一行人在云南边境地区兜转非常辛苦,兵无粮,马无草,凄凄惶惶。

这时候,南明的庆国公贺九仪一部自广西南宁渡江而至。这部明军在先前战斗中损失不大,他们与李定国会军后,明军人数一下子达万余人,军威复振。

李定国指挥这只大军攻拔了孟艮(今缅甸景栋)。由于这里粮多地饶,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溃败的明军残部来投。

本来在军力有所恢复的情况下,李定国又犯下错着,杖杀了庆国公贺九仪。原因很简单,清廷秘密派人来招降,贺九仪接待来人。实际上,他本人并无真正降清的打算。否则,他也不可能迢迢远道从南宁跑到缅甸来会李定国。

李定国之所痛下杀手,根本原因还是门派问题,因为贺九仪是孙可望的老部下。

贺九仪被杀,其部下寒心,顿发怨言,不少人携械出逃。

深恐逃走的明军引清朝大军来攻,李定国慌忙烧毁孟艮城,率余部走往木邦缅甸,与白文选部合军。

二人相会后,宰牛歃血为盟,决定攻克缅甸,迎回永历大驾。

永历十五年(1661年,顺治十八年)二月,李定国和白文选联军,在锡波大败缅甸军。

听闻李定国、白文选率两万人来攻,缅甸土王没有十分惊惧,他派出大将牙稞,集众十五万人,在锡波江边结营,准备与明军决战。

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缅甸兵只是南明军力的十倍以上。而且,缅军有战象一千多,枪炮林立,横阵二十多里,隔岸喧噪,喊打喊杀。相比之下,明军因先前与清军战败,根本没有任何重武器,只有长刀长枪等物,近三万之一士兵手中的“武器”,只是一条棍棒而已。

哀兵必胜。

乘顷军松懈之际,白文选指挥明军抢河先渡,先发制人,李定国随后率军横击,把缅军打得大败。尸横遍野,河中流尸纷纷而下,缅兵被杀一万多人,连缅军主将牙稞也在混战中被杀。

剩余缅兵见势不妙,退入密林之中,一夜之间逃得精光。

明军休整后,渡过锡波江,逼临缅甸土王的都城亚哇。

缅方惊恐,再不敢野战,秉城拒守。

由于皇帝在缅人手中,李定国、白文选不敢轻易造次,只能派人送话给永历帝,希望皇帝发敕令。

永历帝已成瓮中之鳖,根本无法与明军联系上。

相持数日后,明军在江上搭浮桥准备进攻,复被缅军砍断。

由于缺粮多病,明军不能久侯,最终失望而去。

此次迎帝军事行动,无果而终。当时的白文选所部明军,其实与永历帝驻地仅六七十里。

三月间,出于义愤,沐天波和王启隆的几个家人密谋,准备斩杀马吉翔等人,劫皇太子出缅甸以图光复。

事泄,马吉翔派手下锦衣卫人员把几个参与策划的人都抓起来,以石击之而死(他们手中没有武器杀人)。

五月二十三日,缅甸内部发生政变。土王的弟弟弑掉兄长,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