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躬自问 痛定思痛(第9/18页)
抗战后至戡乱期战争形态之演变与国共战力之消长
一、战争形态之演变影响整个戡乱形势
当先父发现中共缺乏诚意与政府合作,拟即发起全面剿共时,因当时中共力量,实不足以与政府抗衡,美、苏、英三个列强,唯恐抗战胜利后,先父领导的中华民国强盛起来,将影响他们在亚太印洋的权益,乃一面全力援助中共,一面百般阻挠国军的剿共行动。苏俄则以军事装备积极编训中共军队,充实共军战力;美国则运用调停小组与美援政策,拖延国军反击时间,以利共军能获得充份的时间,从事整补与训练,建立足够的武力打击国军。而中共呢,则配合美、苏的行动,发动了「蒋总统不下台,美援不会来」的心理攻势。易言之,美苏一唱一和,中共唯命是从。因此,中共方面,来自三方的力量(包括中共本身),扩大了中共叛乱势力。而国军方面,则受到三方面的压力,包括美、苏对国军的打击,与中共的宣传,同时,中共配合了美国政府的行动,发动了「蒋总统不下台,美援不会来」口语的心理攻势,野心家及动摇份子附和和鼓譟。先父为了但求美援救国,有助于民,乃于1949年元月21日宣告引退。当时的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后,立即废除动员令与戒严令,释放被拘捕的叛乱份子,并派代表团与中共和谈。结果是中共扣留和谈代表,宣布战犯名单,大举渡江南下,戡乱战争完全崩溃,使中国大陆沦入铁幕。最后美国政府发表了一纸《白皮书》,明白地公告:「中国大陆的沦陷,是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美国不负任何责任!」在这样的内忧外患的恶劣情势下迫使国军剿共的力量,不论政、经、心、军,都面临在複杂的环境中奋斗,日趋劣势。已如于前述,其中有一点最大的关键因素,值得在此一提,中共特别重视宣传,不择手段对国内外知识份子下工夫,长期诬衊先父与其领导之政府。因而不少中外偏激的学者,均相信中共的说法,如国内的民盟人士罗隆基、闻一多等;国外的费正清等。而一般社会人士总以为学人说法应可信。但此批人士发言均做了中共的应声虫,遂致我中央政府陷于孤立。而将大陆陷共的责任,完全归过于先父一人,这很不公平。因为满清中叶以后,社会风气因循敷衍;民国成立,风气稍改,但旧习虽除,行政效率自然不理想。先父虽积极推动,一人又安能短期内改革社会风气呢?
蒋纬国
二、抗战期间美援华政策错误
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负自由世界兵工厂的重责,厥功实伟。但因为它在战略上决定先集中力量于欧洲以击败希特勒,所以亘战争全期,美国运往海外的作战物资,98%用于欧洲(包括对苏俄的援助)及北非战区;用于太平洋战区者仅为2%。而这2%中,大部份为麦克阿瑟元帅麾下美军所使用。中国战区所分配到的仅为其中的1%,亦即为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总数的千分之二而已。更何况这千分之二中,还包括在华美国军事人员的行政费用。而且美国战时的对华军、经援助(租与借)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的1942年才开始,那时中国已经进入抗战的第六个年头了!但不意在大战辛苦地结束并获得胜利后,美国竟然以她优厚的经济潜能以其「给与不给」来威胁和要挟中国!期望压迫我中央政府执政党与中共组成联合政府。而当时的中共还仍是苏维埃的中国支党部企图赤化中国。真是雪上加霜,影响到整个中国的民心和士气。
战时美国众议员周以德在其国会中对此曾有公正的评论,他说:「如果我们决定先击败日本,而把98%的作战物资运到亚洲,请问英国能否存在?而俄国人又能守得住斯大林格勒吗?」战争末期曾在中国战区服役两年的魏德迈将军(Gen. Wedermeyer)也曾指出:「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得手之时,已对它的战争潜力有了警觉。因而日本军阀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先父议和,但他坚持抗战到底!如果先父接受了日本的条件,日本人就可以从中国战场抽调150万大军去对付麦克阿瑟将军和尼米兹将军。」所以他说:「我所认识的蒋委员长是坚强的伟人,也是忠实的人。他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盟邦,决不背弃盟友。」(1975年4月,魏德迈将军追悼蒋委员长谈话。)如果说蒋介石元帅和他的军队不认真作战,那么当麦克阿瑟将军退到澳洲时,日本横扫太平洋,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躺在海底」(美国前众议员周以德语),他为何不接受优厚的议和条件呢?若果真如此,日本不但可以抽调150万精锐军队转用于太平洋,且可得到中国广大人力与资源的支援,那对美国、对自由世界,可真是严重的灾难了!因此,在战争中期,他被推崇为世界性的伟大领袖。因为他领导中国军民不惜鉅大牺牲代价的艰苦抗战,与其卓越之战略指导,对自由世界实在具有决定性的贡献。所以我曾经以史家的客观立场,以严谨的态度说:「惟中华民国的蒋介石元帅才是伟人中国之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