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和帝国主义共享未来(第7/11页)
其他国家没有海权,木头只能从本土打主意。但在农业时代,强国往往就是农业发达,已经没有原始森林的国家,比如说法国。因此,英国只要在海运中刻意控制木材贸易,就能压制别国的造舰计划,让别人陷入“没木头—舰队质量下降—贸易自由受限—更缺乏造船木材”的恶性循环。17到18世纪英国把法国逼得用湿木头造舰队,新船没造好旧船已经腐烂了,连桅杆都是几根木头接到一起用。这样的船,无论是运货还是作战都不足为患。
不过,这一招对美俄无效。美俄都是领土大国。国土南北东西跨几个气候带,各种森林应有尽有,不管怎么封锁都不缺好木材。英国只能眼看着人家不断造船,缩小差距。19世纪前半期,美国的商船吨位接近英国,俄罗斯也建造了世界第三大舰队,眼看着英国就要把海权让给美俄——两个更适合在风帆舰队时代建立霸权的国家。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趋势没有变成现实,美俄瓜分世界的局面还要等上100年出现。19世纪是完全的英国世纪——1780年,英国有15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2000万人口;1900年英帝国有11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3.9亿人口;到1913年“一战”爆发,英帝国拥有127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4.31亿人口,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1/4及全球面积的1/4。英国靠什么压倒了两个重量级对手呢?
工业革命。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手工业跨越了一个门槛,出现了技术升华。生产动力从人畜肌肉转向煤炭驱动的蒸汽机;控制产品质量的方式从个人经验转向机器模具的精密配合。因此经济效率相对大幅提高。
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英国占领了巨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全球海运。全球的市场、渠道和原材料都在英国人手里,这样的国家才不会担心新技术产生过剩商品,才能充分发挥工业的威力。
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英国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捅破了机器大工业与手工业之间的窗户纸,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这是比发现美洲、绕过好望角更重要的历史事件。
作为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英国可以用技术优势支持制海权。从1800年到1922年华盛顿海军协定,从加装蒸汽机的木帆船到无畏级战列舰,英国在100多年里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海军。1860年,英国生产了全球53%的铁,50%的煤,消费了全球一半的原料棉花,独自承担了全球1/5的商业,这贸易量中包含了世界2/5的制成品。虽然美国的商船吨位一度要赶上英国,但英国很快用蒸汽船挽回了优势。1860年,全世界有超过1/3吨位的商船悬挂英国国旗,而且是蒸汽轮船比例最高的1/3。整个19世纪,英国继续把持着海洋,霸权比西班牙黄金帝国还稳固。
“你也配姓赵”?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公司,既有用不完的市场,又有技术优势,还控制着整个营销渠道,竞争力肯定无可抵挡。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金融优势和海军规模胜过今天的美国,工业优势超过今天的中国,资源超过俄罗斯。其他国家看不到任何赶超的可能。
反垄断法不适于霸主。只要皇家海军还是世界第一,就没人敢拆分大英帝国。而只要英国还是最强工业国,皇家海军就必然天下无敌。从19世纪的情况看,我们完全可以预测:英国将继续引领技术发展,无可争议地占有世界霸权。联合国总部将设在伦敦,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是三个常任理事国。全世界都得学伦敦腔,使用英制单位。读者买了三室一厅,也会学香港人吹嘘“千豪宅”。
事实并非如此。1860年英国工业还是垄断性霸权。到了1890年,美国的钢产量930万吨,比英国多80万吨;美国工业消耗147万吨煤,比英国多2万吨;美国铁路27万公里,英国只有3万公里。德国也逐渐追了上来,1890年,德国钢产量还是英国的2/3,到1893年已经追平。
英国工业革命比世界早几十年,拥有最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供应,但在达到巅峰地位之后仅仅几十年,英国拱手让出了霸主的地位。等到1930年,英国已经完全变成二流国家,还不如工业革命之前的地位。这和西班牙衰落颇为相似。
相似的历史事实背后往往有相似的深层原因,当年西班牙是被凭空得来的黄金毁灭了实体经济,现在是什么毁灭了英国的霸权?
不劳而获毁掉了老大帝国——不论原因何在,工业革命前,英国是个积极造东西的国家,而且造的多用的少,就算有海军撑腰,也算得上勤劳致富。这不仅给英国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促进了技术进步。在别国用昂贵的青铜铸炮的时候,英国铸廉价的铁炮也不比别人差,所以英国炮舰最多。技术进步最终诱发了工业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