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胜利组的条件(第4/6页)

我反复讲这一点,目的是什么呢?我要各位算一算,即位已经九年,秦始皇此时几岁?

如果心算好的朋友,一定马上就会算出来,十三岁即位,九年正好二十二岁。

古时候男子成年行冠礼是几岁呢?有早有晚不一定,但一般最晚不会超过二十岁。

那为什么秦始皇会晚到二十二岁才行冠礼呢?各位接下来就应该要问这个问题了。读历史最重思辨,你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里剥,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那为什么他到二十二岁才能亲政呢?很简单,因为有人不想他亲政啊!如果他亲政了,嫪毐怎么办?太后怎么办?所以只好一年拖过一年,最后到二十二岁实在阻止不了了,只好让他亲政。

那么嫪毐会怎么办呢?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嫪毐立刻举兵造反,因为他知道不能束手待毙。但最可怕的是接下来这三个字。

王知之。

“王知之”啊!秦始皇他早就知道了,他早就准备好,就等着你造反啊!

因为嫪毐不作乱,始皇还真难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铲除他;他要作乱,始皇就正好布置一个陷阱让他跳进来。这一年的秦始皇,才是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在今天也才刚大学毕业。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能够设下这样的陷阱,等着权臣跳进来,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

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

结果一方早有准备,一方临时作乱,这样一场大乱不过“斩首数百”就平定了。

而跟随嫪毐造反的人下场如何呢?据《史记》记载,他们的结果是“车裂以徇,灭其宗”!死无全尸之外,还把所有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全部杀光了。秦法之残忍,由此也可见一斑。

这里不是要故意夸张秦法的残忍,历朝历代对造反的人本来就不会留情。但各位必须注意一件重要的事情,秦朝解决事情的方法,往往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杀”!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各位不要觉得夸张,我先点出这个伏笔,后面会用无数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嫪毐的势力被铲除后,秦始皇开始对付其他会阻挠他统治的对象。次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嫪毐原本是吕不韦的门客,因此吕不韦被用这样的理由牵连而免职。此外,秦始皇还将他的亲生母亲流放到雍城去,因为他不愿意再看到她。

这一年,一个叫茅焦的齐国人见到如此做法,于是求见秦王,并提出谏言:

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茅焦说:“秦国正要经略天下,但您却流放您的母亲,无疑是毁坏自己的名声,我担心诸侯听到后,从此人人背离秦国。”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孝道,在过去这种道德的克制力是非常强的,倘若违反了这些传统道德,未必会有法律制裁,但不孝子自然会被排斥,人人都不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始皇想要平定天下,自然希望能够事半功倍,但名声败坏则可能让事情走向事倍功半的道路。我们从史书中可以知道,秦始皇是个情感非常强烈的人物,他被人背叛后,怨愤、恨意往往会比他人更为强烈。特别是被理应是自己最亲的母亲背叛后,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聚积了满腔愤恨。

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始皇会怎么做呢?

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听完了茅焦的话后,秦王不但立刻接受他的建议,而且还选择亲自到雍城,将母亲迎回咸阳,迎回太后所居的甘泉宫。

你们以为秦始皇真的愿意这么做吗?坦白说,从《秦始皇本纪》一路读下去,你就会发现始皇是一个感情非常强烈的人。例如他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小时候作为人质,日后当他攻下邯郸后,他做出这样的事:

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他把小时候得罪过他的人,全部找出来杀光了。一个能够记仇记这么久,过了不管多少年还要报复小时候怨恨的人,由此可见他的性格。一个感情如此强烈的人,当他受到背叛,特别是自己亲生母亲背叛的时候,他的怨愤、他的恨意只有更加强烈。

可是我希望各位特别注意,在这一刻始皇选择的居然是,听从来说服他的这个齐国人的话,把自己的母亲迎回甘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