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上到底有谁爱你?(第4/6页)

第二个想法是,荆轲为什么要说出这段话?他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荆轲要告诉后来的刺客,刺杀失败是因为他犹豫了,如果荆轲不想生劫秦王,而是一开始就刺杀的话,刺杀一定能成功。他希望后来刺杀的人,不要因为这次的失败,就以为不可能再刺杀秦王了,这样才会有新的刺客愿意不断前来尝试杀掉秦王。事实上,在荆轲之后,秦始皇至少还要遇到两次刺杀,这足以说明荆轲的想法是极富远见的。

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事后秦王不高兴了很久,等论功行赏时,除了应该赏罚的人之外,他特别重赏夏无且,还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秦王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因为当他遇刺的这一刻,殿上有那么多的臣子,居然没有一个人上前来保卫他,只有夏无且拿药囊投掷荆轲。各位不妨想想,荆轲手上那把匕首见血封喉,是剧毒的利器,殿上大臣如果要人人保卫秦王,那结果应该是死伤惨重。但事实上,最后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死,各位就可以知道,当时殿上所有的大臣都是呆呆地看着刺客追杀秦王,根本没有一个人上前用自己的身体去保卫他。

各位不妨想想,秦王的心中有多么悲哀。他有那么多的臣子,每个人都口口声声效忠于他,到头来却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王上更重要,世上有谁真正爱他?在紧要关头,又有谁愿意舍命来保护他?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

于是秦王大怒,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正在赵国的王翦的军队进攻燕国,十月就攻下了燕都蓟城。燕王和太子等带领精兵向东退守到辽东。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

太子丹是燕王的什么人啊?太子丹是燕王的亲生儿子。为了保全自己,他连亲生儿子也杀掉了,用来谄媚他的敌人和仇人,有用吗?完全没有用。

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为什么没有用?因为你的敌人有他的目的,没达到他的目的之前,他怎么可能放过你?你再怎么谄媚求饶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非得达到目的,那就是灭亡燕国,统一天下。

读完以上荆轲的故事,各位可以看出太史公对之前的野史《燕丹子》,做出了怎样的补充、删节和修正。这些更改和变动需要求证,需要考据,太史公的根据何在?由于时代久远,太史公所参考的许多史料已不复传世,因此这个问题很难予以论证。但至少荆轲在殿上刺秦王的经过,现在还可以看到太史公的根据。在《史记•刺客列传》的“太史公曰”中,记载了如下的文字:

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秦朝灭亡以后,夏无且还活着,一直活到汉代。公孙季功和董仲舒都还常跟夏无且来往,所以才从他口中知道了荆轲刺秦王的详细经过,因为夏无且当时就在殿上。后来他们又跟太史公说了这件事,因此太史公才根据夏无且的口述历史来修改了《燕丹子》的记载。

人文学,特别是历史学,所研究的是相对的真实。什么叫相对的真实?历史是过去人类所有的活动,包括心智活动和物质活动;而历史学是从史料中复原过去的人类活动,这些史料包括了“文”(文字记载)和“献”(口述历史),现在还要加上考古成果、文物图像和新科技的帮助。像这里太史公所根据的,就是口述历史。

面对各式各样的史料,必须找寻他认为最可信、最合理的记载,去修正不可信、不合理的记载,这就是史学家的工作,而我们后人所读到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撰写完成的。一个历史学者的工作,就是从各种史料之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比对,一步一步地找出你认为最合理、最好的说法,逐步地接近真实。随着新史料的发现,随着后人的新的认识,这个真相是能够逐步更新的,这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才是历史学真正的样子。

我曾经告诉各位,人文学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好的答案跟更好的答案。如果你觉得前人所记的不真实,那就请你努力去找出更有根据、更真实的答案,而不要只是批评这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都不要相信它,这并非一种健康的态度。要找寻真相,需要一代一代的历史学者不断地努力。而从前面的故事,各位就可以看出,面对《燕丹子》这样的野史传闻材料和种种民间传说,太史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地去构筑更可信、更合理的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