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春秋“国际和平会议”(第2/3页)
两个大国都不想打,但是不想打就不打,是不可能的,战争的残酷性在于,一旦开始了就很难停止,没有一个让双方都下的台阶,轻易停止战争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这个台阶很快来了:宋国大夫向戎。
向戎这个人,在历史上记录不多。现在知道的是宋国的世代功卿,在宋国地位高贵,他本人也是一个舌辩之士,口才卓越,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国的士大夫。
二
在晋楚之间的漫长争霸战争里,受害最深的就是宋国。宋国很不幸,它正好夹在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一南一北,都是不能得罪的“超级大国”,所以多年以来,宋国奉行的就是两头不得罪的政策,楚国来了,倒向楚国,晋国来了,又倒向晋国。这个政策想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却是两头全得罪。作为晋楚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多年以来宋国饱受了战火的威胁,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100多年里,宋国至少有7次遭到过晋国的围困,8次遭到过楚国的围困,国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多次险些成为废墟。比如在楚庄王围困宋国的战争里,9个月的围城战,宋国的青壮年有9成死于战火之中,国内的粮食吃光了,老百姓甚至互相交换自己的孩子为食,所谓“易子而食”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春秋争霸战争,从后人眼光看,是“促进了国家统一”,但在当时,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在春秋时代,像宋国这样命运的小国,其实并不稀罕,从某种角度来说,宋国还算好的。春秋时代最惨的就是做小国,尤其是做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小国向大国称臣,不是简单的俯首就可以的,还要附带大量的义务,比如在大国发动战争的时候,小国要派兵帮助大国作战,大国需要钱粮的时候,小国需要为大国提供征战所需的钱粮,有时候甚至被掠夺一空,而一旦小国被大国灭国,就是人口,粮食的巨大损失,甚至亡国灭种。比如当年在郑庄公时代一度“小霸”的郑国,素来以工商业发达,经济富庶著称,但是在晋楚两国的反复拉锯战中,郑国的经济遭到了极其惨重的破坏。多年以来需要向晋国、楚国提供大量的金钱,原本兴盛的工商业早就不复存在。百姓苦难如此,小国国君的日子也不好过,和平时期为了维护和平,要送子女去大国当人质,要送钱送粮食结好,每次大国发动战争,“站队”问题更要慎重,一旦站错了队伍,迎接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怎一个提心吊胆了得。这如履薄冰的日子,当然是越发的过不下去了。
大国打不下去,小国过不下去,周天子自身难保,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局面下,和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关键是,谁来牵头。
早在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就曾发动过弭兵之会,当时他个人既与晋国掌握政权的权臣栾武子交好,也与楚国令尹子重有交情。在他的努力下,晋国和楚国在晋国西门外会盟,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好景不长,一年后双方就撕毁协议,爆发了著名的鄢陵之战。这次和平会议的失败是必然的,当时的晋国和楚国,都把所谓的和平,当做一种缓兵之计,一旦局面好转,就立刻翻脸不认人。到了公元前547年左右,大家都筋疲力尽,想翻脸也不容易,这次的和平,应该货真价实了。
所以宋国大夫向戎就承担了这个重任,开始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奔走,这时期晋国的掌权人,已经变成了赵文子,赵文子是晋国新兴的宗族势力,并非晋国早期靠战争起家的勋贵们,战争的延续,只能对那些对他有威胁的晋国功臣有利,对他没有半点好处,所以对于和平,这时候的晋国掌权人,是百分之百地欢迎的。晋国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当时掌权的赵文子,以及韩宣子,都表示了强烈支持。向戎又利用自己与楚国令尹子木的私人关系,对楚国进行了游说。这时期的楚国,急于赶快结束对北方的战争,以便将主要的精力用来防范东部的吴国,向戎要求弭兵的建议,自然也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台阶。齐国的态度却有些反复,这时期齐国在位的是齐景公,这是一个很有决心的国君,企图恢复齐桓公时期的霸主地位,但形势比人强,在晋楚两大国同意的情况下,势力弱于他们的齐国,也没有理由反对。齐国对弭兵之事态度最积极的,同样是他们国内新兴的势力——田文子。在田文子的强烈主张下,齐国国君终于答应了参加弭兵之会。西北的秦国,在经过了多次与晋国战争的失败后,进取之心大沮,此时在位的秦景公,正着力修复与晋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以便他们能够巩固在西北地区的势力。就这样,向戎经过半年多的奔走,终于说服了此时的几个大国,大国同意了,小国自然双手欢迎,休战,已经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