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西汉“中央集权”殉难者(第2/5页)

汉朝打不过匈奴,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几条,一是汉军此时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在机动性上差匈奴太远,往往是追追不上,追上了又打不过。二是长期以来对匈奴作战的失败,以及匈奴人屡次入寇抢掠的现实,让汉朝上层军方人物普遍患上了“恐匈症”,反正打到最后也要和亲,何必白白付出伤亡?如上种种,导致横扫中原的汉军,在面对匈奴的时候,长期处于脓包状态。

汉文帝是不想做脓包的,很多汉朝人更不想,晁错也是其中之一。但当时百官的奏疏,要么是大骂匈奴,要求主动出击,却拿不出实际的办法;要么是拿出白登之围吓唬人,主张继续对匈奴和亲,拿着女人金钱换和平。而真正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人,却是当时并不起眼的晁错。他相继上了两道奏疏:《论贵粟疏》和《言兵事疏》。

这两道奏疏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事实上,却是两道扭转了西汉军事政策的奏疏,说是天下无敌的西汉铁骑腾飞的起点,也毫不过分。

因为这两道奏疏,讲的就是反击匈奴的两个最重要问题——攒钱、练兵。

讲攒钱的,主要是《论贵粟疏》。西汉反击匈奴难,难就难在花费巨大,组织兵马,提供粮草,冲锋陷阵,金戈铁马都是用钱砸出来的。一场巨大的战争足够把国民经济储备消耗大半。尤其是与匈奴的战争,多集中在北方边地,那里是生产比较落后,长期遭到战争破坏的地区,一旦开战,兵马钱粮全靠内地供应。要反击匈奴,必须要储备财富,要储备财富,边地生产力却落后,怎么办?晁错有办法,在《论贵粟疏》里,晁错告诉汉文帝,虽然地区之间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可以通过国家的有关政策,来调整不同地区的物资储备。比如,可以采取奖励制度,对给边地提供粮食者,给予爵位和政府奖励。这就是汉文帝时代著名的“入粟拜爵”制度。借此制度,西汉王朝从此开始积累了大量的粮草财富,而与此形成连锁反应的就是短短几年之内西汉边境地区储粮充足,西汉政府又大量调动边境储粮支援内地,并借机减免赋税,因此形成良性循环,西汉王朝的农业发展,从此突飞猛进。

而反击匈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练兵。比起攒钱来,练兵更让汉王朝头疼。汉民族是农业民族,但冷兵器时代,杀伤力最大的兵种却是骑兵,要抵抗匈奴,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可比起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汉人在弓马骑射上的差距,又怎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人学骑马需要时间,积累战马更需要时间,中原本身就不产良马,本土仅有的产马地区即燕赵北面地区,却也有限得很,无法支持整个帝国的战马供应。晁错也有办法,他的办法一是“募民实边”,即从中原招募百姓到边境屯垦,且政府发放农具,提供土地,给予减免赋税的政策。同时修缮堡垒,发给百姓武器,鼓励他们结社自保,再从中选拔精壮充实入军队中,这就有了最可靠的兵源。与此同时,由西汉政府出资,大量招募匈奴人来汉地居住,邀请他们为汉朝训练骑兵,甚至充入汉军中为兵,这些人熟悉匈奴的作战方式,并且能够带来精良的战马和先进的骑兵训练方式。因此实行之后,西汉边地的骑兵素质,从此突飞猛进。

如果我们看看后面的历史,不得不更加感叹晁错的远见卓识:晁错的“募民实边”法,沿袭到后世,几经改革之后,就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极为推崇的建军方式“屯垦戍边”。即使对于西汉本朝来说,也因这一法令,令西汉帝国从此有了战斗力强大,足够与匈奴争锋的骑兵军团。西汉反击匈奴战功最卓著的卫青、霍去病两部,其部下兵员,大多都是由边地屯垦的良民百姓组成,战斗力之强,令匈奴闻风丧胆。而招募匈奴人为兵更是效果显著,西汉骑兵军团中有大量的匈奴人存在,这些人世代归附汉朝,为汉朝出生入死立下战功。而这一切的肇始者,正是晁错。

在西汉帝国饱受匈奴肆虐的几十年里,虽然不断地有人提出反击匈奴,力主对匈奴实行打击,但是真正开始切实可行的政策,找到击败匈奴办法的人,却是从晁错开始。他也许不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建设者。

汉帝国以极快的速度,将晁错的这两道奏议推广全国。从此之后,原本荒凉的北方边地,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云中、雁门、右北平等边防重镇,很快就有了精良的骑兵队伍,并且开始在小规模的与匈奴的战争中获得胜利,也是拜这个政策所赐,新一代的西汉骑兵将领开始成长起来。

但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用,他才能卓越,品行刚直不阿,但是他刚直到严苛这一条,很遭勋贵和诸侯的不满。因此只能以太子舍人的身份参与政治,地位并不高。而汉文帝也似乎想将这位“大才”留给儿子用,在刘启身边,晁错很得宠信。与此同时,他交恶了一个当时八面玲珑的人物——袁盎。袁盎在汉文帝在位时,就被誉为“国士无双”,他也曾以忠直著称,比如周勃获罪时,他曾全力营救,淮南王犯法时,他也曾大胆揭发。他还就任边地太守,抗击过匈奴入侵,是个名噪一时的能臣。但这人偏偏有几个毛病,一是小心眼,一语不合能记恨很多年;二是孤傲,对谁都瞧不起。他还是个社会关系很强的人,他的家世很显赫,上上下下都有交情,甚至连江湖游侠也多与他结交。这样的人物,跟晁错自然是很合不来,晁错是一个性格冷峻傲慢的人,也喜欢恃才傲物。而且两人都争宠于太子刘启,不互相掐是不可能的。早在晁错做太子舍人的时候,袁盎就已经是位高权重的中郎将了,在太子刘启面前,两人常常互相诋毁。甚至多年里“不交一言”。而也正是这个袁盎,把晁错最终送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