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辉煌与没落(第5/6页)

柔然和北魏力量对比的再次变化,是从拓跋焘过世之后开始的。

拓跋焘于公元452年过世,他一生虽然武功赫赫,但是文治太差,在他去世前,北魏的内外矛盾已经不断,他之后即位的魏文成帝和魏文献帝,都是守成之君,开始偃武修文,并且进行了有限度的汉化改革。北魏对于柔然,从拓跋焘时代的攻势,转为守势,期间虽然有小规模的冲突,但是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而且魏文成帝开始,允许北方边民与柔然民族进行贸易,中原的农产品开始源源不断输入到柔然地区,先进的农耕文化也传入了,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这时期的柔然,已经开始出现了城池和农村。

而和早年柔然民族的发家历史一样,在南下汉地受阻之后,柔然再次对西部进行扩张。在此之前,西域地区的诸侯国已经臣服柔然,随着柔然兵败于北魏,这些西域国家们也开始翻脸,不再受柔然的管了,因此从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后,柔然军事的主要重点,一度放在了打击西域上。公元460年,柔然吞并了高昌,然后又进犯于阗,这两个国家在当时,都是拓跋焘之后北魏在西域的铁杆小弟,更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枢纽。在柔然大兵杀到的时候,这两个国家都相继向北魏求救,但这个时期的北魏正在“守成”,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远征,因此选择了坐视,结果,于阗和高昌相继被柔然所吞并。北魏的这种不作为,也让西域国家寒心,大部分西域国家,因此再次投靠了柔然。

但是北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坐视西域国家沦陷的行为,最后会让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强大起来的柔然,是不会忘记北魏这个世仇的。公元470年,沉浸了近30年的北魏与柔然的战争风云再起,就在这一年,柔然大举进攻北魏在河西走廊的门户敦煌。此举简直是要卡断北魏的脖子,当时的敦煌不但是北魏防御河西走廊的重镇,更是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门户,北魏财政收入的大头,就是来自丝绸之路的贸易收入,敦煌告急,意味着北魏两代君主的“守成”,从此再也守不下去了。之后北魏连续9次发动了对柔然的讨伐战争,打击的主要对象,就是柔然的“漠北王庭”。事实证明,在北魏鲜卑骑兵面前,柔然依然不是对手,仅公元472年北魏的北伐,一次就斩首柔然5万多人,眼见北魏不好惹,柔然再度服软。不过柔然运气很好,这时候北魏的皇帝不是别人,而是后来开启了汉化改革的魏孝文帝拓跋宏,在战争问题上,魏孝文帝素来的主张就是“兵者凶器也”。对待柔然,魏孝文帝也很笃信儒家圣人们的言论,认为只要把他们远远地赶走就可以了,不必非要赶尽杀绝。这时候柔然的首领是玉成可汗,他也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主动提出要与北魏和亲,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公元475年,北魏和柔然正式媾和,北魏以公主嫁给柔然可汗,双方结成了儿女亲家。对柔然有利的是,之后紧接着开始的魏孝文帝改革中,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原先的山西平城,迁到了河南洛阳,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北魏的发展重点转移到了南方,而北方的柔然,已经不再是北魏的重点打击目标。因此,柔然在这段他们最困难的时期,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时期柔然的麻烦也不少。公元487年,柔然民族内部发生大规模的反叛事件,铁勒阿弗洛部率10万多人西迁,建立了高车国政权,宣布脱离柔然的统治,从此之后,柔然与西域再次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实力大大受损。如果不是因为与北魏的和亲,这时候的柔然,很有可能会被北魏彻底灭掉。不过也正因为这时期柔然内乱,北方边境暂时没有战争,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魏孝文帝这才大胆地把原先15万用来防御柔然的精锐迁到中原,作为以后征讨南朝以及汉化改革的本钱。而滞留在北方六镇的北魏军队,也因此失去了价值,地位日益衰落,联系到后来北魏的六镇叛乱,可以说这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锁反应。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期,是柔然历史上衰落的一段时期,他们的部落纷纷反叛,实力日益缩小,眼看朝不保夕。而这时候的北魏,已经进入了他们的黄金时期,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北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实力日益膨胀,经济日益繁荣,进入了北魏历史上的一段盛世。此消彼长之后,柔然民族迎来了短暂的复兴,正是这段短暂的复兴,把他们的老对手拓跋鲜卑,送入了灭亡的不归路。

柔然民族的再次复兴,发生在公元6世纪早期,复兴之前,却是整个柔然民族力量的一次触底。公元520年,柔然再次发生了分裂,柔然可汗阿那环被其兄长推翻,投靠了北魏,北魏把他安置在了六镇以北的河套草原地区。本来打算得很好,这样可以“以夷制夷”,但是这位阿那环金麟岂是池中物,给点阳光就灿烂,安定下来没多久,就怀了觊觎之心,这时候的北魏内部矛盾严重,贫富差距日大,已经到了政权的末期了。阿那环也因此扩充实力,默默地等待机会。这机会他最终还是等来了——北方六镇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