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口大捷到天京内讧

曾国藩组织了湘军,临出发时发布了《讨粤匪檄》。檄文中根本没有提到忠君爱国。曾国藩强调的是太平军的残忍,说他们丢弃了千年礼教,所以必须要讨伐他们。

为何不提忠君爱国?怕惹起不必要的麻烦。君是谁?是从东北入关的满族皇帝。哪个国?自然是以满族为中心的政权。但是,君和国都一直在统治和压迫着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一般汉人都对满族及其政权抱有反感,太平军的造反对一般老百姓反而是件快事。曾国藩害怕太平天国的行动会引起一般汉族的共鸣,所以特别指出他们不尊重和破坏汉族传统文化,信奉外来基督教,违背人伦。这样的檄文对保守的、具有强烈排外思想的士大夫阶层当然会起一定的作用。

从发布檄文、离开衡州以来,已经过去两年半了,期间发生了许多令人懊恼的事,比如靖港的耻辱。靖港位于长沙与洞庭湖间,是湘江岸边一座城市,当时已为太平军所占领。长沙因上游湘潭和下游靖港均为太平军所控制,孤立无援。

“要先夺回湘潭!”礼聘来的幕僚彭玉麟提出这主张。

武昌是天下肚脐,应当尽可能一步步向它逼近,因此,曾国藩希望继续北上。向南夺湘潭,在形式上等于后退。

“要夺回城池,最好还是以北面靖港为目标。”曾国藩道。

“若攻打下游的靖港,则长毛贼上游的援军便会立即南下回援,目前应当南下,由我来率领先头部队”彭玉麟建议。

彭玉麟与褚汝航、夏銮、杨载福等水师军官,由原路南下。陆路由塔齐布指挥。时间是阴历四月一日(阳历四月二十七日),即“泥城之战”之后二十天。

原先的打算是,第二天曾国藩率将士南下,但曾国藩改变了主意。不过事实上,他本来就想北上的。他认为,不攻打靖港是考虑到敌人的援军会很快从湘潭跑来,但如今彭玉麟等人已南下,湘潭的敌人不可能来援救靖港,靖港得不到援军,自然唾手可得。因此,他违反了作战计划,这是一种企图抢攻的行为。但曾国藩这次抢攻靖港以失败告终。

曾国藩生长在水乡,却不知水的可怕。这一年罗霄山脉、雪峰山及南岭群山上的积雪融化的比往年早,湘江水位猛涨,水流湍急,而且从表面上还看不出水力的强大。曾国藩准备用四十只兵船组成的船队攻打靖港。靖港太平军由石贞祥指挥。湘军船队直奔靖港陡岸,准备登陆,但水流过急,船只无法控制,没有靠岸,而是直接被水冲走,过了靖港。

靖港太平军早已准备小船,等待着在岸边迎击湘军,但湘军兵船误测水流,从他们面前越了过去。太平军小船一齐划动,跟在后面追击。战争一开始就变成了太平军在“追击败敌”。上游追击的一方当然占绝对优势,太平军准备做防御用的火箭等物,成了进攻的武器。湘军兵船中了火箭,立即为大火包围,将士们急忙弃船登岸,争先恐后,四散逃跑。湘军因此溃散。

“不准逃!敌人人数不多,他们没有援军。打!逃跑者斩!越过这根旗杆的斩!”曾国藩把旗杆插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喊道。

但是,溃兵作鸟兽散,无法制止。

“我半年心血、一生名望,尽毁于此!”

绝望的曾国藩在铜官渚(靖港对岸)投身湘江,被属员章寿麟赶忙救起,才保住一命。曾国藩大败未死,在长沙南门外高峰寺休养,但街谈巷议仍传到他耳里:“在铜官渚哪是投水自杀?那是曾国藩在演戏!……”

曾国藩原本在高峰寺写了遗书,但最后他没有自杀,因为湘潭传来了捷报。湘潭太平军由林绍璋指挥,但看来他未得人和,广西的老兵和湖南新招募的士兵间发生了内讧,死了数百人。湘军折损了守备张万邦,但夺回了湘潭。由此,曾国藩知道,太平军并不像以前传说的那么团结。看到前途有希望,他这才打消自杀的念头,忍受人们的指责,等待机会的出现。

半年后,湘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回了武昌。

北京正为雪片般传来的战败报告意气消沉,接到收复武昌的快报,咸丰帝和大臣们不禁面露喜色。朝廷决定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但被曾国藩辞退了。按照惯例,朝廷将再次下旨,要求他就任,但这次不是,而是下了另一道旨:赏兵部侍郎衔。

曾国藩服丧辞职前就已是礼部侍郎,所以这绝不能说是提升。不仅如此,所谓“衔”,意味着“待遇”。

“早知这样,还不如接受湖北巡抚的职务。”幕僚中有人说。

巡抚是一省长官,在军政上具有决定权,并拥有直属军队,实际上在省内代行皇帝大权。

“这不是很好吗!我还在服丧期间,再说,当上湖北巡抚,对东征很不方便,皇上大概是考虑了这个问题。”曾国藩用这些话来安慰身边的人。要去南京,必须经过江西、安徽和江苏,仅有一个湖北省长头衔,确实不便。“还是这样好!”他也这么劝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