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漠英雄(第5/9页)
空军来不了,只有自己单干了。这对傅作义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红格尔图是被动解围,百灵庙则属于主动进攻。这还不是一般的进攻,是快攻,而且不打便罢,一打要必中。
你弄个十天半个月,哪怕是始终压着德王打,从全局来看,也是败仗。因为到时关东军就找到了直接干涉的借口,局面将会大变。
防守战你出类拔萃,进攻战是否也同样能做到最好?
虽然已经打过很多硬仗,但傅作义仍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
先选战将。
突袭百灵庙,全凭胆色二字,太冷静的人反而办不成大事,所以老傅这次不用“静虎”,而改用“动虎”。
孙兰峰因瘸了一条腿,被称为“孙瘸子”,可人家瘸归瘸,行动起来却极为机敏,打起仗来更是一条腿绝不输给两条腿。
“动虎”喜动,但在百灵庙之役打响之前,傅作义却偏要他静下心来做探马。
用人之长,更克其所短,所谓将才,可不就是这样被打磨出来的。
孙兰峰亲赴百灵庙外围进行侦察,回来之后,老傅还要再跟他一道推敲:打的那一天,你往哪条路走,在哪里集中,朝哪里突破。一条条过,一点点抠,丝毫来不得马虎。
所谓奇袭,看起来好像就那几个小时的事,其实功夫全在战前。
三天很短,然而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不仅要察敌情,还要布疑兵。
红格尔图那凌厉一击,把田中和德王都给惊得够呛。不过傅作义想告诉他们的是,你们不要怕,我不会打百灵庙。
用行动,不用语言。
他先调了一个骑兵团出归绥,大张旗鼓,说是去换防的。
如果要有重大的军事行动,人还嫌不够用呢,如何还能再调兵出去“换防”。
对田中来说,一个疑点已经被排除,另一个疑点是归绥城里剩下的部队在干什么。
反正不是冲着你们去的。
傅作义每天调部队到城东搞演习,早上出去,晚上回来,三天里,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欲擒故纵,虚实相间,当年关东军在九一八前后曾多次运用,可是当傅作义如法炮制时,田中竟未从中察觉出任何异样,这其实不能完全怪田中无能,还得怪那个归绥城里的羽山机关长太垃圾。
百灵庙和红格尔图不一样,如果说田中在红格尔图吃了败仗后,羽山还有可能幸灾乐祸的话,那么傅作义突袭百灵庙,则触及了他和田中的根本,若是百灵庙出了问题,毫无疑问两个人最后都是要挨板子的。
倘若事前能得到情报,相信羽山一定会屁颠屁颠地去报告军部或关东军。
可惜这家伙已经完全被老傅的迷魂阵给摆平了。他从傅作义那里不仅得不到任何真实情报,还不自觉地去给田中递送了假情报,使后者更加相信傅作义并无攻击百灵庙的意图。
田中一放下心,百灵庙的防守自然也就跟着松懈下来。
奇袭百灵庙
1936年11月22日,留在归绥的绥军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登上汽车,分多路纵队出了城。
不过方向不是往城东,而是往城西,不是演习,而是玩儿真的。
百灵庙之战就在这一天打响,由孙兰峰率队出征。
田中之所以会麻痹大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归绥距离百灵庙很远,足足三百多里地,就算骑着马,一两天也跑不下来。
可是他忘了,傅作义有,有土坦克,土坦克跑起来比马还利索,而且中途根本不用休息。
他还忘了,傅作义的绥军有七路半之称,比八路只少半路,打仗向来注重三快,即集合快、出发快、行军快,长途奔袭不过是他们平时演习中的一个课目而已。
晚上八点,孙兰峰赶到百灵庙附近,可是一下车,他就激灵灵出了一身冷汗。
由于下过大雪,事先设置的标志找不到了!
环顾四周,除了冰雪还是冰雪,连民居都看不到一间,更别说能看到百灵庙了,再抬头望天,阴云密布,想借助星星测方位的想法也成了不可能。
草原上最怕的就是这个,没了方位感,如何知道百灵庙远近与否?不要大家胡转半天,到了天亮还在百灵庙外面,那就成大笑话了。
孙兰峰根本不敢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傅作义,后者要是知道,非得急得骂娘不可。
一天的艰苦行军,三天的精心准备,难道都要转眼成空?
事实上,古往今来,这样的倒霉事层出不穷。胜仗不是那么好打的,往往就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变故,一个谁都预想不到的意外,就会让你前功尽弃,徒呼奈何。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有人发现了“草原之宝”,孙兰峰闻讯大喜过望。
有时候,宝贝和粪土的距离非常之小,甚至有时完全是一码事。比如“草原之宝”,其实就是一块牛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