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炮制忽里台(第3/4页)
当年随他从蒙古出发时的那些少年兵,都已经长成了英武的将士,再加上一路上俘虏众多,旭烈兀已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他在波斯建立了旭烈兀王国,也叫做伊利汗国。
一二六〇年四月,忽必烈在开平府举行的忽里台上被指定为可汗,时年四十六岁,正值壮年。
听说忽必烈已经即位的阿里不哥大惊失色。
“这算什么事!自袓汗以来,忽里台都是在本国召开的。先帝的大丧也不参加,对于我的再三催促置若罔闻,竟然在中原擅自召开忽里台,自立为汗,真是让人震惊。这样的可汗,我们是不能承认的。立即召开忽里台!”
震惊之后,逐渐冷静下来的阿里不哥大怒,下令召开忽里台。
蒙哥即位的时候,一开始是在钦察境内举行的忽里台,但是最终也不得不再次在蒙古国内举行忽里台,在形式上承认蒙哥的地位。
而这次,忽必烈在异地擅自召开忽里台,自立为汗。这在蒙古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阿里不哥召集了驻扎在蒙古本土和负责留守哈剌和林的诸侯将领,紧急在哈剌和林西郊召开了忽里台。
原本召开忽里台不仅要邀请本国的诸侯将领,还要通知周边各国,准备工作便要花上一年,但是,为了与忽必烈对抗,已经没有时间做那些准备。因此这次的忽里台召开的时候,几乎没有外国使节。
出席这次忽里台的最有威望的人也就是察合台的当家女主兀鲁忽乃。蒙古的主要诸侯将领都已经聚集在忽必烈麾下,旭烈兀也远在西方。
蒙哥政权的最大支持者拔都去世后,他的弟弟继承家业,表明支持阿里不哥。但是由于忽里台召开得紧急,他无法从那么遥远的地方赶回蒙古草原。他在王国内发行了刻有阿里不哥名字的铜币,以示自己支持阿里不哥。但是,他并没有作出什么实际的贡献。
在冷冷清清的忽里台上,阿里不哥被指名为可汗。
于是,在蒙古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并立的异常局面。
阿里不哥主持先帝的大丧,并在蒙古本土举行的忽里台上被指定为可汗,因此从形式上来说,阿里不哥才是正统的可汗。
但是,在军事上,忽必烈拥有绝对的优势。没有军事实力支撑的权力和地位不过是绣花枕头。
当然,两位可汗并立,始终是一种异常的状态,因此,接下来自然而然是双方的争战。也可以说,这是历史上被称为蒙古的中兴之君的忽必烈所建立的新蒙古国诞生前的阵痛。
帝国不能有两位可汗。
三
一二六〇年夏,两可汗之间的战争爆发。这场汗位争夺战一直持续了四年。
以东方三王家和五部为中心力量的忽必烈阵营,在一开始便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压倒了阿里不哥。
一二六四年七月,阿里不哥投降。
这个正统的第五代大汗屈服在武力之下,被剥夺了汗位。这也证明了武力就是权力。
忽必烈带着几个亲信在宫殿中接见了前来投降的阿里不哥。两人见面的那一瞬间,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让他们暂时忘记了作为敌人的仇恨。
两人一开始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们相拥而泣。这一瞬间,他们又从敌人变回兄弟。
“哥哥,好久不见。”
“你终于回来了。”
“看到哥哥没事,弟弟也感到很高兴。”
“你有些瘦了。”
“长期打仗,累了。”
“再也不会有战争了。以后你就跟着我吧。”
兄弟二人相拥在一起,悲喜交集。在场诸臣看到二人的样子,也都不由得落下泪来。
现在想来,近四年的汗位争夺战,其实是骨肉相残。战争的双方都是蒙古人,他们在战场上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同胞的生命。
阿里不哥投降,蒙古再度统一。
一阵感慨过后,忽必烈问道:“阿里不哥啊,在这次战争中,我们都声称自己才是正统的可汗,到底谁才是正统的可汗呢?”
这时,在场的诸臣才回过神来,不知道阿里不哥将会作何回答。如果他的回答不合忽必烈的意,原本一团和气的局面又会被破坏。
阿里不哥缓缓地说道:“先帝驾崩之后,我主持大丧,在忽里台上被指名为可汗,形式上,我是正统的,但是,现在哥哥您才是真正的可汗。”
阿里不哥坚持自己的正当性,却不得不承认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夺取了实权的忽必烈。
对于阿里不哥的回答,忽必烈非常满意,于是,他没有将其治罪,反而厚遇阿里不哥。在宴会上,阿里不哥坐在仅次于忽必烈的位置上。
但是即便如此,也意味着他从此便是忽必烈的臣子。忽必烈利用这次宴会,把这个事实昭告天下。
阿里不哥投降后不到一个月便病逝。他的遗骸葬在了拖雷和成吉思汗的墓地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