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3章 海上马车夫

十月二十一日,李植二十条大船的舰队开到了热兰遮城北十里,从那里登上了陆地,向热兰遮城进发。

这次参战的部队不仅有两千名陷阵团士兵,一千名新竹驻兵,还有一千名海军炮兵。炮兵们将船上的一百门十八磅炮卸下了船队,成为了海军陆战队,随李植征讨热兰遮。

李植要和劫掠东南沿海的荷兰人,正式开战。

荷兰人并非一个小敌,要知道,十七世纪,可以说是荷兰人的世纪。

荷兰此前在欧洲硬撼称霸欧洲大陆的西班牙,从西班牙获得独立,发展成为十七世纪世纪航海和贸易的头号强国。在此时崇祯十四年,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1602年,荷兰人开始集中自己的力量,最终催生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的操作模式也成为今后两百多年欧洲列强海外扩张的组织样板。随后欧洲各国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可以说都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滥觞。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首先是一个殖民组织和军事组织,其次才是一个经济组织。根据荷兰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东印度公司不光拥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整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贸易垄断权,而且拥有在这广大地域独立的建立统治、征兵、宣战、缔结和约乃至铸造货币的权力。

此时的崇祯十四年,除了少数地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已经实际控制了全球主要海域的海权,是此时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位于巴达维亚,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可见远东,或者说东亚和东南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重点开拓的地区。

而台湾岛,此时被荷兰人称为福尔摩沙,可谓是远东的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岛不但面积巨大地域辽阔,而且位于南洋诸岛——日本贸易航线的中间。可以说谁控制了台湾,就控制住了西方列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路线。以台湾为基地,可以轻易地劫掠东南亚殖民地开往日本的西方船只。

荷兰此时的国力如日中天,锐意进取,发兵和西班牙人争夺福尔摩沙岛。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建立了基隆城,荷兰人则在台湾岛西南部建立了热兰遮城。比起西班牙人几百人的小城堡,荷兰人的热兰遮城要大得多。

热兰遮城建在台湾岛西南角,在后世的台南一带,是一系列的城堡组成。最核心的热兰遮堡建在港湾外面的一座小岛上,距离台湾主岛四公里。

“热兰遮堡分内堡和外堡两部分,内堡即核心城堡于天启四年动工,崇祯五年竣工,外堡则于崇祯十四年全部完成。总共修建了十八年。”

热兰遮堡是一座热武器时代的棱堡,配置了大量的重炮防守。“内堡为方形,约为一百一十五米宽,坐北朝南,共三层建筑,墙高约二丈九尺,厚三尺八寸,顶楼四角建有突出十七丈四尺的棱堡,壁厚五尺八寸,附建有了望塔。顶层设重炮十五座,南北各挖有通海的深井,以防火攻。二层各边有中圆堡,置有重炮十二门。北侧有小门及砖梯,可下至地下室及弹药库。”

“外堡较低,搭接于内堡西北角,壁厚三尺八寸,胸墙高四尺,西北角及西南角亦有棱堡突出。外堡为一百六十五米长,七十七米宽。”

“整座城堡墙壁均以砖块铺就,以糖水糯米汁捣蛎灰及砂制成三合土粘合,制作而成。内堡砖厚一寸二分,外堡一寸五分。整座城堡是荷兰人在台湾的总督驻地和军事中心。”

在热兰遮堡的东面,在台湾主岛的陆地上,还有一座赤坎堡。赤坎堡较小,“堡垒由一座大台和西南角两座小台组成。堡的入口设于西面中央,东西南北各设有炮座,共有重炮八座。全楼周长一百四十米,楼高三丈六尺有奇,堡内也有地窖和水井,外壁厚一米八十公分。”

赤坎堡周围有不少商户和居民,实际上是一个市镇。荷兰人在这个城镇中和当地土著贸易鹿皮等物品。荷兰人不仅在这里经营贸易,同时还通过武力威压,向当地土著和汉人收税。

这一次攻打荷兰人,李植依仗的是自己的一百门十八磅重炮,所以李植以炮兵指挥经验丰富吕虎为前线总指挥。

根据线报,热兰遮堡和赤坎堡中有二千守兵。其中赤坎堡中有三百人,热兰遮堡中有一千八百人。

李植登岸从陆路进攻热兰遮城,首先要攻下的是赤坎堡。打下赤坎堡,热兰遮堡就变成一座小岛上的孤城。届时李植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李植上了岸,便让在赤坎堡下市镇生活过多年的一个福建汉人带路。

那个福建汉人似乎十分畏惧荷兰红毛,虽然得了李植二十两银子,决意冒险带路,但是他一路战战兢兢的,时刻往后面张望,似乎是担心李植大败后他没有逃路。他走几步就停几步,直到后面的亲卫拿手推他他才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