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朝中人识人荐贤才 李世民为民吃蝗虫
把官员管好,别的什么都好。萧瑀是一类,王君廓又是一类。但这都不妨碍整体,总的来说,推荐良才才是最重要的。
御史大夫杜淹荣幸地成了推荐者之一。他推荐的人,是刑部员外郎邸(音:底)怀道。李世民是个很会难为人的人,也是个非常狡猾的辩论手。杜淹禀奏,李世民好好地给他上了一课。
问:“说说看,你推荐他的原因。”
杜淹答道:“邸怀道当时是吏部主事,隋炀帝当年想下江都游玩,召百官问可否,满朝文武都不敢说个不字,只有他反对,这是我亲自看见的。”
李世民拿眼看着杜淹,看得杜淹心虚。他“嗯”了一声,深呼吸后道:“你刚才说……邸怀道直谏的时候你也在场?”
“是,陛下。”
“这就是说,你也没上谏!”
“臣当时官职较小,又知道,即便是上谏也不会被采纳,弄不好还会白白丢命,所以没说话。”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爱卿知道隋炀帝不纳谏,为什么还为他办事儿?为人家办事儿还不上谏,是不是失职?你在隋朝当官,可以说官职小,但是后来你在王世充那里当官,官高名显,为什么还是不上谏?”
杜淹彻底怕了,竟惊得满脸是汗,“臣给王世充上过谏言,可是他不听!”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如果他是个贤人,就会虚心接受你的谏言,不至于亡国;如果他是个暴徒,就会因为你的忠言而杀害你,你现在怎么还能活着站在我的面前?你倒是说说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
面对李世民如此机巧的诘难,一向善辩的杜淹竟然无话可说。对李世民这样的人来说,臣下的聪明只能黯然失色。见杜淹站在那里不敢动弹,李世民用平和的口气问道:“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你可以上谏了吗?”
杜淹当即深深拜下,说:
“臣愿尽死!”
左仆射空置出来,等待人选。
而右仆射长孙无忌,也在经受着各种考验。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但多数人都疑惑,认为他们兄妹两个差距太大。长孙皇后是蛮腰柳叶眉,而长孙无忌同志,身高一米五,体重一百五,是个典型的胖子。可说到才干,相信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除去文武全才外,长孙无忌还是一名合格的法律专家和政治家。他和妹妹跟李世民关系再好不过,所以,由他担任右仆射,有不少人说闲话。
外戚干政,自古没有好下场。
朝内有人上密奏,专门就指责长孙无忌荣宠过甚,让李世民自己小心。
第二日,李世民就召集了百官开会,他开门见山地对大家说:“长孙无忌功劳很大,对于我来说,他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所谓疏间亲,新间旧,事情必有不顺,昨日有人给我密奏,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我劝你们不要再多说了,我用无忌是用贤人,不是亲戚,你的说法我不接受!”
铁了心要让长孙无忌当右仆射,李世民没疯。他不是没有考虑到外戚干政的后果,而是早已制定好了应对措施。外戚掌有一定的权力并非全无好处,至少能够制约先前变态般臃肿的宗室权力。我认为,李世民之所以能这么急切地想要长孙无忌当右仆射,与长孙无忌个人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长孙无忌深受高士廉的影响,知书达理,宠辱不惊。
盈满为戒是他的人生信条。
如此,不必别人说,仆射长孙无忌自己就不想干了。因为他知道,这一次自己顺势而上,稍有不慎,等待他的将会是两个结果:猜忌,或者指责。猜忌肯定是皇上猜忌,李世民一旦猜忌一个人,其后果可想而知;而荣宠过盛,让百官不满,后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汉朝外戚的下场让长孙无忌知道,自己绝不可以若无其事地承受这个官阶。
辞职!
他知道求李世民没用,便找到了妹妹观音婢。
长孙皇后知道哥哥为何会这么做,她是支持哥哥的。为此,她没少跟李世民费口舌。让长孙无忌当仆射,李世民曾是铁了心的。最后,长孙无忌拗不过他,直接抛出他妹妹当撒手锏。李世民爱老婆,人所共知。老婆天天吹枕头风,说一定要撤了长孙无忌(可见枕头风也有好的)。李世民这才决定,不升长孙无忌,让他“开府仪同三司”。开府,设立自己的府院;仪同三司,地位和三司一样高。
简单来说,就是有实无分的宰相。
【裁员】
从隋末到唐初,几经战乱,由于多数小朝廷残暴不法,很多士人都不肯出来做官。也极少有像杜淹那样牛气的人物,知道隋文帝喜欢隐士,便和好友一起到太白山隐居。后来隋文帝知道杜淹这么干不是淡泊名利,而是沽名钓誉,于是发飙,把他流放到了岭南。后来大赦,杜淹同志荣幸地回到了朝廷。可见,治世中,极少有人愿意隐居,隐居也是看破红尘的高人。隋唐乱世以来,大家隐居不出,完全是为了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