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提比略到伽利埃努斯时代基督徒之景况(第2/2页)

由于奥利金的虔诚和学识在东方极为知名,马梅娅皇太后途经安条克时,表示愿意召见他谈话。奥利金当然接受了这一殊荣,对于这样一位手段高明而又积极进取的女性,虽然不敢奢望其改信基督教,但还是尽情地对其加以劝导,让对方能够接受他们的教义,最后很光彩地返回了在巴勒斯坦的退隐住所。[454]马梅娅对宗教信仰所秉持的观念,后来被她的儿子亚历山大承袭。皇帝出于虔诚之心,虽然做法并不明智,却对基督教表现得极为关切。他在私人教堂里供奉了亚伯拉罕、奥尔甫斯、阿波罗尼乌斯和基督的神像,以示对他们恰如其分的崇敬,因为正是这些圣者曾以种种方式教导人类,要向无处不在、至高无上的神顶礼膜拜。[455]他的家属当中有人公开表示信奉更纯洁的信仰,实际遵守基督教的仪式,在宫廷里或许也是第一次有主教出入。亚历山大逝世以后(235 A.D.),惨无人道的马克西明,对不幸的恩主遗留下来的宠臣和奴仆发泄自己的愤怒,于是一大批各种身份的男女基督徒,便卷入一场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中,因而这场杀戮便被不恰当地称作宗教迫害。[456]

不管马克西明生性如何残忍,他对基督徒泄愤所产生的迫害,不仅范围有限,时间也很短促。虔诚的奥利金一心要为主牺牲,仍然存活在世,继续向专制君王灌输福音书的真理。他给菲利普以及菲利普的妻子和母亲写了好几封劝善的信(244 A.D.)。等到出生于巴勒斯坦的禁卫军统领篡夺王位,便立即成为基督徒的朋友和保护人。菲利普对这个新教派公开表示好感和偏爱,甚至教堂执事都获得尊敬,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传得绘声绘影,怀疑皇帝改信新教。[457]后来还有人据此编造一套故事,说他谋害无辜的先帝,只有靠忏悔和行善来赎罪。菲利普的统治结束,紧接着是帝国的新君即位(249 A.D.),新政府立即开始对基督徒进行残酷压迫。要是与短促的德西乌斯统治下所受到的待遇相比,他们会觉得自图密善时代以来的处境,简直可以称为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安全。

从德西乌斯皇帝的道德操守来看,我们难以相信,他之所以运用残酷的手段,只是对前代皇帝宠信的人怀着卑劣的仇恨情结。更为可信的是,他为了恢复罗马的淳朴风气,要彻底执行所规划的计划,渴望把帝国从罪恶的迷信中解救出来。于是一些最重要城市的主教不是遭到流放,就是处死。地方官员全面提高警觉,阻止罗马教士进行新的选举,时间长达16个月之久。当时基督徒认为,皇帝宁愿出现一位皇位竞争者,也不能容忍首都有一位主教。[458]如果我们设想,德西乌斯具有不可思议的洞察力,发现基督教在谦恭外表的伪装之下隐藏着骄傲之心,或者德西乌斯有先见之明,得知世俗的统治从精神的权柄中逐渐升起,那么,他把圣彼得的继承者当作奥古斯都继承者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也不会感到奇怪。

瓦莱里安的统治显得轻率易变和反复无常,这和罗马监察官的威严极不相称。在他的统治前期(253—260 A.D.),宽容的态度甚至超过被疑为暗奉基督教信仰的君主。但在最后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却因为一位大臣而全心信奉埃及迷信,受到诱导采用前代皇帝德西乌斯的论点,恢复实行严厉的统治。伽利埃努斯执政为帝国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却恢复了教会安宁,颁发的敕令就其主旨像是承认主教公开的职位,使得基督徒完全可以自由举行宗教活动,过去的法令虽然没有正式废除,却渐渐听任湮没无闻。这样一来(除了归之于奥勒良皇帝的敌意以外),基督徒接连度过40多年的繁荣时期,但是对于他们所重视的德行而言,较之最为严酷的迫害时期更要危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