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军事组织的调整和改革及对后世的影响(330—334 A.D.)(第2/2页)
戴克里先和他的同僚,沿着大河兴建的坚强的防线,现在不是疏于工事的保修和维护,就是缺乏守备的决心和勇气。边防军表面上还保持原有的数量,可以负起守备的任务,但是他们的战斗精神已经恶化到屈辱不堪的地步,只要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些困难和危险就会全部暴露出来。尤其是他们的薪给和恩赐只有内卫军的三分之二,更是让人愤愤不平。甚至就是特种部队和军团,虽然待遇已接近内卫军的水平,但是在荣誉的称号方面,不及内廷部队受到君主的宠爱,难免心存芥蒂。君士坦丁一再对边防军发出严厉的威胁之辞,说他们要是胆敢变节叛乱,或者纵容蛮族入侵,分享掠夺的战利品,就要派大军镇压,严惩不贷,但是这些都无成效可言。之所以会不断发生灾祸,主要是由于当政者的作为欠当,用不公正的严厉手段无法解决问题。虽然建立功勋的君王费尽心血,致力于恢复边疆守备部队的实力和数量,但是君士坦丁轻率而软弱的施政作风对帝国造成了致命的伤口,使得民不聊生,国力凋敝,这一恶劣影响一直延续到帝国最后发生分裂为止。
在位者畏惧有实权的将领和部队,同样采用怯懦的策略,打散战力集中的单位,贬黜有军事才干的官员,认为愈是软弱无能的部属愈会听命服从,以至于有几位君主心存这种想法,采用各种制度来推展,尤其君士坦丁更是如此。军团因百战功高产生狂妄的骄气,自认有实力可取而代之,战胜者的营地经常成为反叛的温床。自古以来,军团从建立开始就保持着6000人的兵力,一直到戴克里先当政,每一个军团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都是战争胜利的宠儿,光耀夺目占有一席之地。不过数年之后,这些巨大的战斗体减缩到人数极为薄弱的地步,举例来说,七个军团加上一些协防军,部署在阿米达城抵抗波斯人的围攻,整个守备部队加上不分男女的居民,还有逃离乡村的农夫,总数一共不到2万人。[101]基于事实和一些证据,相信军团部队的编制和有关的战斗精神和纪律,全部出于君士坦丁的决定。虽然保有原来的番号和荣誉,但是军团的步兵只有1000人或500人,过去很多单独执行任务的分遣部队,经常发生谋叛事件,现在感到实力微弱不敢轻举妄动,就是一旦生事也容易加以制止。君士坦丁后续各帝,沉溺于夸大炫耀的心理,发布的作战序列有132个军团,铭刻在官兵总名册上,以显示帝国实力举世无双。这些部队将减编以后剩下的人员,还要再分配到几百个步兵支队和骑兵分队。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员、番号和旗帜,确实令人生畏,也可以看出各个不同的民族齐心效忠帝国。罗马民权伸张的共和国时代,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全在于力求简约务实,虽然留下的痕迹很少,但是在双方交战之际,罗马军队的严阵以待和亚洲国家的乌合之众,成为强烈的对比。一位爱好古物的考据家,只要勤于爬梳,就可从《职官志》中找到很多罗列的项目;但是历史学家要想让自己满意,一定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根据查证的各种相关资料,我们知道君士坦丁后续各帝在位时,帝国的边疆有大军防守,常设的驻地和派遣守备部队的位置,一共有583处,总兵力有64.5万人,数量之庞大不仅远超古代的需要,就是以后的朝代也无法达到当时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