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变通之法
会议继续召开。
周恩来为会议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运用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但他知道,事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也如此。
思想左倾的人并不是事事都“左”,而且有可能在某个问题上很“右”;思想右倾的人也不是事事都“右”,有时也很“左”。这种二分法,连老祖宗都知道。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就是说他也有不智的时候。这件事处理得很好,另一件事可能办得很糟。
周恩来仍然认为前方委员们是对的,但硬顶必将受到加倍的反击,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曲则全,枉则直,陈毅和他在金精洞谈话的深意就在这里。在肃清AB团时,陈毅的遭遇他是知道的,这无疑是经验之谈。
阶级斗争有时很残忍的!周恩来不能不有所变通。如果他和毛泽东不能同时保留,就是保留一个也是好的。但他还是争取两个都能保留,不能不带有讨价还价的色彩,他说:
“毛泽东在前方,对战争是有利的,他可以贡献很多意见,以利于军事指挥。为了保证国际路线的贯彻,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由我来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同志仍留在前方助理;第二,由泽东同志负指挥全责,我负责监督计划的执行。”
这个换了说法的提议,基本上等于没有变动,立即遭到激烈的反对。这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提议,周恩来不能只手回天。
“我既然得不到中央局的信任,”毛泽东感到争取无望,退意已决。他缓缓站起来说,“我留在前方是不适合的。我现在身体不好,痰中带有血丝,时常低烧。我向中央局请一个时期的病假,至于回不回前方,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毛泽东忽然感到,知不可为而不为,乃是明敏洞达之举,急流勇退,未必就是坏事。他平静下来,推开身后的椅子,冷然地说:“也许大家还有许多话当着我的面不好说,我现在可以退席。”
在周恩来看来,毛泽东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他一向认为:在一大堆表象中去伪存真、分析判断,作出决策是最难的,而去把它付诸实施,是比较容易的。这近乎陶行知的“行易知难”。毛泽东具备“知”的能力。
由于敌情我情的不断变化,原来的思路往往被现实所阻断。周恩来深知,一位统帅,当他纵览全局权衡利弊的时候,他遇到的困惑是很多的。正是平时常说的:举棋难定,首尾两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周恩来要为战斗战役负责,为全军命运负责,为革命事业的成败负责,甚至要对历史的进步与倒退负责,所以他力争毛泽东留在红军的指挥位置上无疑是真诚的,但是否被人理解或误解,那就只有天知了。
毛泽东离开军事指挥岗位。他的空虚和失落感是很自然的。
从少年到老年毛泽东都有一种尚武精神。他在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期上的《体育之研究》,已经充分表达了这种精神:“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
到1929年的“战地黄花分外香”再到1961年的《为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他的尚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的至理名言。
1917年(毛二十四岁),毛泽东还是湖南长沙公立第一师范四年级学生时,就做过军事指挥的尝试。
那时,在护法战争中,段祺瑞为夺取湖南,于1917年9月派他的陆军次长傅良佐为湖南督军。傅到任后即委派北洋军第八师师长王汝贤为总司令,第二十师范师长为副总司令,向南军发动进攻。南北两军在衡宝一线相持近月,双方互有胜负。11月初,王、范二人企图在混乱中取代傅良佐,傅仓促出走。此时北洋军斗志松懈,南军乘势北进,不断取胜。11月16日,王、范退出长沙,北洋溃军成群结队四处奸淫掳掠,一时间长沙城秩序大乱。第一师范位于长沙南郊,靠近粤汉铁路,为溃军必经之路。校方准备动员全校师生往城东阿弥岭躲避。担任校友会总务的毛泽东却挺身而出,他分析了溃军只顾抢劫不愿战斗的特点,提出依靠学生志愿军留校自卫的主张。
毛泽东组织学生志愿军日夜警卫,并作出严阵以待的模样,使溃军行至校前而不敢入内。当溃军在师范南面猴子石一带惶惶麇集,不知所趋时,毛泽东放弃了保守防御,果决地组织出击。以土枪、长矛、鞭炮,武装起学生志愿军,并取得附近警察分所的支持,在暗夜里突然向溃军分进合围。警察首先以长短武器打响,学生志愿军则呐喊助威,溃军早已如惊弓之鸟,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失魂落魄中,被解除了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