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军队的兵力及其内涵(第3/6页)

总体政治的任务就是征召有作战能力的人,并将他们送往前线作战。同时,它还要确保军事装备处于最佳状态,在平时,部队就要经常使用各种能消灭敌人并保存自己和人民的技术器材。但是,在战时,器材的制造和维修都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这是技术器材的弱点。

为了弥补这一弱点,在平时就应当在装备的制造和维修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不过,这又会给部队训练带来困难。

对于完全依赖技术器材作战的士兵来说,他们是难以在战争中离开军事装备的[3]。

投入到现代战争的作战物资,性能优良、速射的轻武器、机枪、迫击炮和各型火炮所使用的弹药数量之巨大,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这就造成了在敌人枪炮射程之内和前沿的部队,只能以史无前例的疏散队形作战,进而发展成各自为政。

当我还是年轻军官时,我们在军队里所进行的训练仍然是以建制营实施最后决战的训练,但是这在世界大战期间却丝毫不能用了。如今,士兵在陆战中几乎都是各自为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的猛烈炮火奋勇前行去夺取胜利。

在这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时刻里,士兵们一定要放弃自我保全的想法,而且要以手榴弹和刺刀跟敌人作战。这是总体战对每个士兵提出的巨大要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引用《我的战争回忆录》的一些片段,这是有关德国士兵在堑壕战中,为了民族的生存而艰苦作战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内容适合任何其他作战行动,因为战场所使用的武器弹药基本上与此差不多。这段内容是:

(1917年)10月22日,第五次攻击行动在佛兰德展开了。各种弹药以超于以往的数量倾泻到试图躲藏于弹坑中保命的将士身上。轰炸过后的惨状几乎和凡尔登战役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绝对不是生活,而是难以言状的灾祸。呈密集队形进攻的将士们在一片泥泞中匍匐前进,速度虽慢,却从不停顿。在我军的密集火力下,敌军几乎是成群成群地倒下,而那些隐藏于弹坑里的士兵却能存活下来。紧接着,进攻者一拥而上,步枪、机枪为泥泞所掩埋,人与人扭打成一团……

在总体战中,这种战斗的本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士兵在独立行动中的精神力量。

在我到最高统帅部任职后,我便将一种新式的疏开队形运用于部队中,并调来大量的武器装备。结果,该措施在1917年就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1918年在丧失了精神支柱后,部队便陷入被动挨打的地步。

刚开始,我们的士兵对敌人的坦克并不感到恐惧,采用一切力量将它摧毁。但是,随着革命的影响和负担过重,士兵们的作战意志受到影响,形势就逐步恶化,敌人的坦克便成了巨大威胁,我军获得像之前一样的战果已经毫无可能了。

我所举的例子都是步兵战斗的例子,因为它最能说明问题,其他兵种也是一样。独立行动和个人的精神力量在他们的战斗中的体现表明,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时,或者是在执行某个特殊任务时,或者暴露在敌军火力下时,这都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在独立战斗和个人精神的支撑下,战士们可以坚定的精神操纵复杂的军用机械;可以在敌人毁灭性的火力下,从容自如地排除机枪的装填故障;可以在双方舰队发生遭遇战而我军军舰被敌人击穿起火或者敌人施放毒气时,我方射手依旧坚守岗位,镇定御敌。

总体战和那些没有生命的技术辅助器材,向士兵提出前所未闻的要求。对于这点,我们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不但受制于训练的深化,而且特别需要通过增强精神力量来强化军纪。这一点,我在担任团长时就有所感悟:

我认为,在依靠军纪加强的军队中,士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和责任感是军队要强化训练的重要内容。军纪不应用来扼杀个性,而应促进个性的发展。军纪应当引导全军将士抛弃自私的想法,做到团结一致,奔向同一个目标:胜利。

以上述这般严格的训练要求对士兵进行训练是军纪的任务之一,这种严格训练会让将士在遭遇生命威胁的关键时刻,即在其保全自我的斗争中更加“机械”,这种无情的要求是战争对将士的作战能力提出来的。只有这样,将士才可能置生死于不顾,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处于群体之中的士兵,是跟随集体一起行动的,这种集体行动会给他一种集体的庇护感和精神支持。

作为集体的一员,他在集体所处的心理状态下行动。但是,在没有任何战友帮助的情况下,在他要独自做出判断,独自下定决心时,在空旷的战场上单独完成任务时,情况却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