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2章 三大商帮(第2/2页)

施浩然瞄了罗龙文一眼,笑眯眯地道:“罗氏徽墨可是个好东西啊。”

罗龙文喜道:“施大人谬赞了,大人若是喜欢,鄙人回头便送大人两盒上品墨锭,不值啥钱,聊表心意。”

“见者有份,罗员外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江知府打趣道。

罗龙文连忙道:“知府大人所言甚是,鄙人回头会着人给在座各位大人均送上两盒便是。”

“哈哈,如此本府便先行谢过了!”江平捋须大笑道。

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同样,江知府当众向罗龙文索要墨锭亦不算索贿,读书人的事,能算索贿吗?读书人狎妓也是风流韵事,索要墨锭自然也是雅事!

所以江知府不觉得索要墨锭并无不妥,事实上,上等徽墨的价值可不比同等重量的银子低。当然,罗龙文肯定是十分愿意送的,要是没有今天这个机会,他想送都没有门路呢。

许栋和王直本来还窃喜的,但此时看到罗龙文出尽风头,把自己两个正副会首都盖过了,顿时有些不爽了,前者轻咳了一声。

罗龙文也十分识趣地闭了嘴,不着意地后退了一步。

徐晋打量了许栋和王直一眼,剑眉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眼前这两人均三十许岁,虽然穿着十分得体,但生得孔武有力,目光极具侵略性,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江湖草莽气息。

“许会首和王会首经营什么生意?”徐晋不动声色地问道。

许栋拱了拱手赔笑道:“回钦差大人,鄙人主要做盐货和漕运生意,还有一些杂七杂八营生,不值一提。”

王直亦拱手笑道:“鄙人主要是做典当生意的,盐货和漕运也有涉及,杂七杂八的营生也有一些,买卖没有许员外做得大,勉强混口饭吃。”

徐晋心中一动,敢情这两位都是大盐商,微笑道:“王员外谦虚了,若王员外只是勉强混口饭吃,那咱大明的百姓都得要饭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江南一带的盐货生意主要由晋商、徽商和闽商把持,其中要数山西来的晋商实力最雄厚,其次是徽商,最后才是闽商。

晋商的崛起得益于洪武年间实行的“开中法”,所谓的“开中法”,简单的来说就是纳粮换盐引。

明朝北方九边是军事重镇,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但是北方苦寒,粮食低产,军屯根本难以自给自足。为了给边军提供足够的粮食,朝廷曾尝试过从内地运粮输送九边,可惜路途遥远难行,粮食运送过程中损耗大,朝廷负担太重。

于是乎,朱元璋便向大臣问计,最后推出了“开中法”,把本来官运官卖的食盐拿出来,只要商人往北方九边运送粮食,按照路途和粮食数量发给盐引。商人可以拿着盐引贩运食盐获利。

食盐可是暴利的生意,所以“开中法”政令一下,各地商人蜂拥向边境,为了更方便向边镇提供粮食,同时节约成本,商人们干脆在边境招人开垦荒地种粮。

一时间边镇守军的粮食供给问题解决了,商人们也获得了经营盐课生意的权利,而山西由于地理优势,晋商喝上了头啖汤,因此迅速崛起,几乎垄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食盐生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开中法”遭到严重的破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到了弘治年间,“开中法”直接被废除了,商人不用再运粮到边境,只需要纳银就可以换取盐引。

于是乎,晋商失去了地理优势,徽商和闽商趁势崛起,抢占东南沿海盐课生意,不过,就目前而言,晋商还是实力最雄厚的商帮,占据着两淮两浙地区盐课生意的三成以上,而徽商和闽加起来还不到三成。

或许会有人问,那剩下的四成哪去了?自然是被朝中的勋贵,还有地方官绅瓜分了。每年户部还没发引,近半盐引份额就被特权阶层“打招呼”要去了,剩下的才轮到各地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