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谁胜谁负(第2/4页)

范睿恒允许崔向在人事问题上指手画脚,也能允许叶石生插手行政事务,毕竟人家是一把手,但绝对不会让崔向也干涉政府事务。否则,他身为省委第一副书记和政府省长的权威将荡然无存。

当然,夏想也不全是为了躲避崔向的打压,才有意来到领导小组的。而是他确实看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以后的燕省的政治生活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重的比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单城市和宝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试点城市加入,到时,领导小组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而且,也会慢慢地吸引上层的目光。

再高的上层夏想不敢去想,只期望有何副总理的关注就足够了。

产业结构调整是支点,夏想有理由相信他通过这个支点,能够很好地带动单城市和宝市抢先一步站在燕省所有地市的前面,在经济上大迈进,在政治上大丰收,能为燕省其他地方带一个好头,能让其他地市早日惊醒,能因此引发整个燕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从而让燕省不再在第二次经济浪潮中落后太多,夏想也就心满意足了。

有时想想夏想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明明才是处级干部,操的却是市长和省长的心,真要说出去,会让别人笑话不自量力。但夏想还真是借势造势,完成了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从他迈进领导小组的一刻起,他就下定了决心,他要用领导小组这个支点,好好撬动燕省保守势力的基础,给他们一个经验教训。

同时,也要借助领导小组这个巨大的跳板,在两到三年时间之内,完成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飞跃。

而且他现在负责的方面,要经常和市委书记、市长打交道,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出谋划策,其实说白了就相当于提前进入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状态,进行一次实战操练。

这就是夏想全力推动领导小组成立的初衷!

夏想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他虽然当官时间也不短了,不过一直没有什么架子,就顺手拿起工具打扫起卫生来。刚扫了几下地,就被一个人从身后抢过了扫帚。

“夏哥,让你亲自扫地,我心里过意不去。作为我幸福的缔造者,我对你的敬意如滔滔洪水,连绵不绝……”

不用回头夏想就知道,方格来了。

方进江一直想将方格安排到夏想身边,可惜一直不凑巧,正好借领导小组成立的东风,方进江就找到了宋朝度,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将方格安排进来,而且还指定要安排在夏想身边。宋朝度和方进江交情一般,但也知道他和夏想关系不错,尤其是方格和夏想之间,亲密无间,也就点头答应下来。同时宋朝度也从侧面了解到在夏想还在城中村改造小组时,钟义平也是夏想的得力助手,就也将钟义平调了过来,作为夏想的助手。

可以说,领导小组中,宋朝度最倚重的就是夏想了。

领导小组由宋朝度亲自任组长,副组长都是各大厅局的一把手挂名,为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程度,也是要做足表面文章给上面看,叶石生和范睿恒都一致认同,在办公条件上要好上加好,待遇也要提高,除了正常的工资和奖金之外,还有岗位补贴,补贴之丰厚,相当于每个人都多拿了一份工资。

对于厅局级领导来说,不在乎多一份工资,但对于夏想以下的小组成员来说,也是一份很好的收入了。但据说尽管如此,许多人听说被借调到领导小组,还是不大情愿,因为大家都觉得来到领导小组是一种变相的发配。没有人看好领导小组的前景,一旦试点失败,小组解散,再回到原单位,谁还会受到重用?

在领导小组的经历,就会成为政治上污点,永远也洗不掉。

也有听说调到领导小组就非常高兴的例外,就是方格和钟义平。方格自不用说,钟义平自从夏想到了安县之后,一直遗憾没有机会再跟在夏想身边。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钟义平最佩服的人还是夏想。所以当他听说省里成立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时,立刻敏感地认识到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他就猜测夏想应该也会到领导小组,就主动打电话给夏想,确定了夏想要借调到领导小组后,就含蓄地提出了他想跟在夏想身边的想法。

夏想也正想找几个趁手可用之人,钟义平主动要求前来,就一口答应下来。也就是有了宋朝度安排二人前来的举动。

被方格抢走工具,夏想刚直起腰,正要笑骂方格两句,一抬头,就发现钟义平正站在门口。一段时间没见,钟义平成熟了不少,不过他一见到夏想,还是微微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