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遍地忌讳(第7/14页)
此刻的苏一玮正在办公室琢磨着人,没想到有人却在琢磨着他。琢磨他的人就是卫国华和白金本。
卫国华昨天看了市电视台的《西川新闻》就非常不舒服,刚才又看到了省报头版上关于苏一玮的报道就更不舒服了。他非常清楚,苏一玮这一次的举动无论多么虚假,却毫无疑问地迎合了反腐倡廉的政治风向,也迎合了社会舆论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很显然,在这一点上,苏一玮遥遥领先了。刚才,他硬着头皮与省里的那位领导通了电话,想试探一下代市长的位子何时才能确定,因为之前这位领导基本上答应了要推荐他。他当然十分高兴,也知道这位领导的分量,只要他说话,还是蛮有希望的。没想到苏一玮的作秀一下子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舆论导向也毫无选择地倾向于苏一玮,这便给诚心推举他的领导带来了麻烦。这位领导在电话中说:“国华,如果没有更有利的东西证明苏一玮是在作秀,证明他的不是,代市长的位子恐怕非他莫属了。”
卫国华放下电话,只感到心一阵阵地往下沉,就不由得又一次在心里大骂起了杨明山,猪头,真是个猪头!你自己想找死你寻死好了,却耽误了老子的前途。骂了一阵,转念一想,难道这杨明山真的就这么傻,真的要往苏一玮的枪口上去闯?凭他这么多年的经验,也不至于无知到此,是不是他们故意演了一出苦肉计,试图出奇制胜?这样一想,他的脑子哗地一下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
莫非是一场阴谋?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因为这出双簧戏演好了,获利的不仅仅是苏一玮,杨明山也同样能够得到他想要得到的利益。商人是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暂时做出一点牺牲又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两个人心甘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卫国华不觉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激动,要真是这样,就想办法揭穿这个阴谋,让一切呈现在阳光中。他十分了解苏一玮:聪明能干,也非常灵活,是一个善于寻找和利用一切机会的人,在这关键时刻,为了达到目的,他完全有可能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对于杨明山,卫国华就不太了解了,他们只是偶尔在一些重大的聚会上见过面,也打过招呼,因为没有多少具体的交往,也就猜不透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想着,他便想到了白金本,想到白金本与杨明山打得火热,想必吃得更透,何不叫他过来问一下,也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于是,他便打电话让白金本过来一趟。
白金本一来,他就把心里的疑虑说给了他,末了才说:“他们是不是在演苦肉计?”
“苦肉计?不可能吧!”白金本摇了摇头说,“昨天下午杨明山知道苏一玮出了他的丑,气得说要找他当面算账,被我在电话中拦住了才没有去。看样子,不像是苦肉计。”
卫国华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放下杯子说:“那又说明了什么?如果真是苦肉计,难道他不会继续演给人看吗?”
白金本说:“我敢肯定不是苦肉计。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过去杨明山投靠的是王天寿,他根本用不着去巴结苏一玮,他们两个人几乎没有什么来往,更谈上经济上的来往了,这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合作基础,包括经济基础和感情基础。这样的苦肉计,如果没有感情基础是不可能的。二来嘛,我觉得杨明山现在已经跻身西川市大老板的行列中了,不是街上的小混混,他根本没有必要拿他的声誉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小小的经济利益,更不可能主动去给苏一玮当垫脚石。”
卫国华点了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金本谈得还是有道理的。”
白金本就笑了说:“书记夸奖了,我在政府那边,听得多一点。再说了,因为业务上的关系,也比较了解杨明山这个人。”
卫国华说:“你与杨明山平时来往得多吗?”
白金本说:“应该算比较多。昨天晚上他非常苦闷,打电话想约我去喝酒,我推辞掉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能去吗?我与他走到一起,别人还怀疑我和他怎么怎么了。”
卫国华也笑了一下说:“行呀,金本还是有政治头脑。这样好,该避嫌的时候还是得避避,让人风言风语说出了闲话就不好了。不过,刚才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讲的诸葛亮巧借东风。有时候,借别人的力,来做我们想做而不好做的事,可能会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白金本突然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道:“领导就是领导,想得就是高,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没问题,我可以搞定他。”
卫国华说:“不需要搞定,太直接了不好。要学会点火,火点起来了,该怎么做不需要你去指点,他自己比我们还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