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两条路
林子轩把中文报纸上和《渴望》相关的评论寄回国内的同时,还附带有一份工作总结。
在这份总结中,他简单的介绍了美国华语电视台的情况。
美国的华语电视台从1974年开始出现,早期大多是台湾人创办,后来移居美国的香港人相继开办了华语电视台,两者几乎垄断了美国的华语电视市场。
这些华语电视台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制作节目的能力,竞争激烈等问题。
正因为如此,他们只能向香港和台湾的影视制作机构购买节目播放版权。
在林子轩看来,这是国内电视行业进入美国华语电视市场的大好机会,因为国内的节目制作费用低,相对应的出售播放权的价格也低,很有竞争力。
举例来说,台湾的电视剧《戏说潜隆》的制作费用高达上千万,《渴望》的制作费用只有一百万,两者的集数差不多,在出售时《渴望》自然更便宜。
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用低价的电视节目冲击美国的华语电视市场。
一旦国内的电视节目在美国的华语电视台扎根,就会在华人中产生影响,起到宣传作用。
他的结论是,华国电视台应该走出国门,把台里优秀的节目推广到海外。
在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后,林子轩没有忘记提一下自己。
他不满足于目前取得的好成绩,决定再接再厉,把华国的电视剧推广到美国的西部去,不仅仅是纽约,还有洛杉矶和芝加哥,要让华国的声音和讯息传遍整个北美地区。
这其实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他真正的想法是能再忽悠两家华语电视台就不错了。
不过工作总结嘛,总要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给领导一种你有远大抱负的印象。
这件邮包寄回国内后,收件人是李虹。
李虹通过国际长途和女儿交流过,知道在美国推销国内的电视节目并不容易,毕竟美国华人中粤语观众占据大多数。
林子轩提出的用低价占据美国华语电视节目市场的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就看华国电视台有没有进入海外市场的决心了。
她把邮包转交给了华国电视台的高层,《渴望》能够在美国播出,这是电视台的荣誉。
华国电视台的高层看到林子轩的工作总结,对要不要进入海外华语电视市场,以及用什么方式进入进行了讨论。
对于美国华语电视台的现状,华国电视台的高层有过了解。
电视台在美国有常驻的新闻记者,打听这种事情并不困难,“让华国的声音和讯息传遍整个北美地区”,这句话击中了华国电视台的高层。
这和上级宣传部门提出的要求一致,相比较于推广电视节目,他们想的更高更远。
经过讨论和协商,华国电视台的高层决定在美国建立一家华语电视台,覆盖北美地区,用来转播华国电视台的节目。
这应该是华国电视台成立三十四年来第一个驻外卫星电视台。
有了决定后,电视台高层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选择适合的人选在美国创立电视台。
这人要有广播影视专业的背景,有在美国生活的经验,熟悉美国的电视行业,政治上要靠得住,有一定的领导才能……
当然,他们还没有糊涂到选择林子轩做这个电视台的台长,那不现实。
林子轩无论是年龄还是工作资历都不够格,不过,华国电视台的高层认为林子轩有眼光和能力,或许能够参与到电视台的创建之中。
林子轩和慕姗姗都是京城广播学院毕业,从事和电视相关的工作,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电视剧的编剧和制片人。
两人身家清白,又刚好在美国,很适合在这个新的电视台里工作。
这是一个长期在美国工作的机会。
在这个年代,到美国工作可是让人羡慕的差事,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生活环境都比国内要好,就算是以后回国,待遇也不会差。
华国电视台高层把意思转告给李虹,让她问问林子轩和慕姗姗愿不愿意长期留在美国。
“事情就是这样,要不要留在美国,你们自己决定吧。”李虹在电话里如此说道。
林子轩对事态的发展颇为惊讶,不过想想就释然了,他的眼界还不高,看的不够远。
华国电视台不可能和一家播出时间只有六个小时,只能覆盖纽约州的小电视台进行合作。
一旦决定进入美国的华语电视市场,肯定是购买一条能够全天播出的频道,覆盖整个北美地区,如此才能真正起到宣传的作用。
眼下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个是和慕姗姗留在美国,参与电视台的创立,以后兴许还会进入好莱坞,成为名人。
另一条路是返回国内,继续写小说或者剧本,也可能和冯小刚开一家电影公司,或者在幕后推动慕姗姗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