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四大数学期刊

如果你问一个读数学系的学生在数学系上课时什么感受,他大概会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你,然后说道,这个专业听起来逼格很高,但真读起来就像是看没有字幕的美剧一样酸爽。

那么在普林斯顿读数学系又是什么感觉呢?这就好比是参加无崖子的珍珑棋局大会,你不仅先要成为江湖上赫赫有名侠少,还要表现出碾压江湖上所有竞争者的智商,唯有如此才会得到无崖子的真传,从而进入这座世界排名第一的院系。

但即使是这样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的机会,因为侠少终究是侠少,江湖上还有无数名门大派的掌门人、隐居多年勤修武艺的武林传说以及上一代、上上一代的侠少们,他们虽然有天分也足够的努力,但总就少了数十年的内力修炼,而《数学年刊》只有这么点页数。

当然现在数学界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并不是《数学年刊》而是瑞典的《数学学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年刊》的水平不如《数学学报》,其中有各自偏重领域的不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学术热点的变化原因。

对于现在的吕丘建来说,有怀尔斯教授的关系,给《数学年刊》投稿更容易通过一些,有了这篇文章,他就能在数学界打开一个小小的局面,为后继的计划打下基础。毕竟在学术界,没有名望是万万不可以的!

至于数学界的第一期刊为什么会出自瑞典,而不是美国、英国,甚至是法国、俄罗斯、日本,这就要从瑞典的数学传统说起。

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只有物理、化学和医学及生理学三项,而没有数学奖,有一个传言就是因为诺贝尔自己被一个数学家NTR了,而这个数学家就是瑞典数学界的开山鼻祖米塔·列夫勒。

米塔·列夫勒生卒于首都斯德哥尔摩,长期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职,是德国著名数学家、柏林大学教授魏尔斯特拉斯的学生。米塔在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方面有许多经典性工作,著述达119种,其中有著名的米塔·列夫勒定理和米塔·列夫勒矩阵。米塔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和杰出的组织者。经他苦心经营,使瑞典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学研究资料和图书馆。1882年,他又创刊出版了一流的数学杂志《数学学报》,培养和聘请了弗雷德霍姆、富拉格门、冯·科克等著名学者,使瑞典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中心之一。

可以说他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将瑞典打造成堪比剑桥、普林斯顿和哥廷根的数学研究中心,自此以后瑞典数学界英才辈出。

接着他的弟子弗雷德霍姆和冯·科克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优势,弗雷德霍姆主要从事方程论研究。他给出了一般常系数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解,并在积分方程的研究以解决“弗雷德霍姆方程”受到关注,因此获得“巴黎科学院奖”,并成为瑞典和法国两国的科学院院士。

科克于1901年证明的一个定理揭示了黎曼猜想等价于素数定理的一个条件更强的形式。在他1904年的论文“关于一个可由基本几何方法构造出的无切线的连续曲线”中,他描述了雪花曲线的构造方法,该曲线是最早的分形曲线之一,后人称之为“科克雪花”。

在米塔·列夫勒去后,卡莱曼接过了他的衣钵开始执掌米塔研究所和《数学学报》,他的主要贡献在函数论、积分方程论和谱理论方面,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若干定理、法则、不等式、积分核和正交多项式等,直到现在卡莱曼不等式仍然是不等式研究的热点领域。

与他同一时期的克拉默则先研究解析数论,后转向概率论,他撰写的《统计数学方法》一书中,以严格的概率论基础,阐述了统计推断方法。该书曾被各国广泛用作教科书,1960年中国也出版了中译本。

之后掌管米塔研究所和《数学学报》的换成了卡尔森,他曾担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以及瑞典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法国、丹麦、挪威、芬兰、匈牙利等科学院的院士。

并因为在傅立叶分析、复分析、拟共形映射和动力系统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获得美国数学会斯蒂尔奖,沃尔夫数学奖;从他的任职经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活动能力极强的人物,《数学学报》有如今的地位和他有着密切关系。

接着又有赫尔曼德尔,他所研究的领域正是吕丘建现在论文所属的偏微分领域,他系统地建立了傅立叶积分算子局部及整体理论。先后获得数学界至高奖项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

如果做比喻的话《数学学报》就好像是王重阳的全真教,开派祖师米塔·列夫勒奠定了派系发展的基础,后继的卡尔森等人像全真七子一样将自身门派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