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自辩(第2/3页)
“你……寒门聚此,俱是清流。若是不幸身死,自当留名青史。”张沐此时反驳的声音已是极弱,然而还未说完却被陆昭止住。
陆昭指了指在远处的魏钰庭等人:“你自己去看那些人。江恒远避,不愿惹事。徐宁只知跪立,不发一言。至于你的魏詹事,他的的确确说过话,只是说了三个字,臣惶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意思是太子让他保护你,但他不想。他不想一个人揽下所有世族的仇怨,不想一个人担当触怒方镇的后果。他只想让那群世族把你生吞活剥掉,然后将你身上热乎乎的血液泼到新的一群年轻人身上,然后大喊一声,中书祸国。自然又有无数个你,站起来,为其发声。”
陆昭叹了一口气:“至于留名青史,呵……此处并不设史官,最终定事也要归都作论,能活下来的才有发言权。张君,强作直言未必青史可载,断头送命或许张君当先。”
张沐仍欲开口反驳,然而目光去不自觉地扫向一起共事的人。虽然这些人或肃穆而立,或匍匐而跪,但虚张声势有余,上前劝慰者竟然一个没有。见此光景,张沐不由得双眸垂懒,心底冰凉如坠寒潭。
“你自己去向太子请罪吧。”陆昭顿了顿,提点了一声道,“不要徒害人命。”
虽然可以借此机会将寒门一力铲除,但血腥与暴力也会将时局拽向不可预测险谷。有些东西一旦解锁,便不可挽回。元澈的态度对她来说自然也是重要的。而另一方面,寒门执政对于世族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团结,当寒门彻底消失的时候,也是世族们内斗的开始。
张沐虽失魂落魄,但闻言后也慢慢走回去,在元澈面前跪下道:“殿下,臣性燥智浅,难堪此任,不求恕罪,只请受鞭刑,罢免归乡。”
然而元澈正要答应时,只见魏钰庭跪行而来,恳切道:“张沐所为,臣作为属长,身有罪责,愿一力承担。”
张沐一时怔忡,方才陆昭说魏钰庭并不会为自己说话,但现在魏钰庭到底也是跪着帮自己求情,心中的怨怼也就减了几分,因道:“殿下,非魏詹事之责,实乃臣之过也。”
旁边有人见二人相互揽罪,一副有情有义的样子,道:“殿下,魏詹事既如此恳切,不如从情。”
彭通也是对魏钰庭厌见万分,虽然本质上此人不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实质上的损失,但是此人还任着治书侍御史一职。魏钰庭执掌刑讼,身负才华,又得亲信,而自己作为世族又不可能一点瑕疵都没有,日后被揪住不放,也是麻烦。
况且,他又想到陆昭先前的嘱咐,因也附和道:“殿下,魏詹事身为长属,实以教责,当有惩处。张沐年轻,血性方刚,倒也不乏菁华可取。臣治下文员有缺,若殿下贬斥张沐,臣愿意以一地方文吏之职征辟。待火气烧尽,顽铁亦可百炼成钢。”
旁人听彭通竟然为张沐说话,初时仍觉惊讶,后来细细思想,亦发觉其中大有余味,此时只恨自己无先见之明。然而顿足未已,却见徐宁忽然抬起头,一手颤颤巍巍,直指张沐:“你……你……我道是为何彭刺史几天前便要调你谱牒,原来早已串通!”
说完,徐宁疾行至魏钰庭旁边,跪下拉住袍袖,“魏詹事莫要为此人揽罪,此番詹事或许要葬送一生,却不知小人早已备好退路啊。”
张沐旋即一怔,虽然他虽素来与徐宁不和,但彭通要征辟自己一事他也确实不知,甚至连话都未曾说过一句,如此陷害未免太过勉强。张沐旋即叩首自辩道:“臣敢担保断无此事,徐主簿若要论罪,好歹拿出真凭实据。”
徐宁道:“彭刺史着人调取谱牒两次,署衙俱有记录。若非提前串通,怎得今日你落罪刚要陈情,彭刺史便为你谋求官位。你若要自证,也要拿出证据。”
张沐此时又气又急:“我自身清白,并未为此,怎么可能有事情可作为援例证言。”
此时魏钰庭也道:“张沐为人我是知道的,不会为此,徐主簿仅看在我的面子上,暂不要作此言论。况且此事未必不是他人构陷,致使你我相残。”
彭通见自己即将深陷泥潭,也自辩道:“殿下臣调谱牒,却非为私,张沐之才,庭议初显,臣也是对此人极感兴趣,因此才想要调阅。魏詹事怀疑臣离间詹事府,徐主簿又早知道臣有调谱牒之举,岂不知是否串通了张沐,作此戏码,陷害臣于不义。”
张沐见局面已是一片混乱,转向元澈叩头道:“臣请彻查,若臣真勾连彭刺史,自请斩于市。”
魏钰庭阻止道:“张郎不可!张郎你本就无罪,若自投罗网,后果不堪设想。”
徐宁则笑道:“张君既作豪言壮语,不负我寒门之志,那我也舍命陪君子。若我、张沐、魏詹事串联,我与张沐、魏詹事自请死罪。血洗庭门,倒也干净,或还可为后世做个表率。若是彭刺史你私下串通,也请法效张沐,自斩于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