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角逐贺岁档!(第2/3页)

而且徐征和王保墙两个喜剧天赋非常强的演员凑在一起,那效果1+1>2,堪称黄金组合。

而且一路上,这人生百态,冷漠的资本家被单纯的挤奶工所影响,慢慢的改变,找回了自我,也更添一丝温情。

这在国内的喜剧片里,可是及其罕见的。

现在的喜剧片,尤其是小成本喜剧,那都是搞怪风格。

与其说是喜剧片,不如说是搞笑片。

《夜店》就是另一种风格的喜剧了,讲了深夜便利店里一场啼笑皆非的抢劫故事。

刻意把人物设置成脸谱型人物性格,削弱了叙事逻辑和复杂性,但是却能更突出人物之间的冲突。

精明实际的女营业员、窝囊懦弱的男店员、尖酸刻薄的老板娘、大傻轮胎的愚笨……每个人都有一个标签化的符号。

唯一稍微复杂一点的男主角,刚愎自用的潦倒民工,却又原则分明。

越简单,看着就越不费劲,越直接。

对于喜剧来说,人物标签化,是一种创作风格,主要靠人物性格、关系的直接碰撞制造笑料,这一点和《人在囧途》有很大差别。

这种风格搞笑效果最强,但是不同风格各有各自的优劣。

电影有记忆,卖点票房是肯定没问题的,李谦也就直接一点。

不过,这一直接,他们四个倒是有些蒙了。

就这就完了?

这根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啊,就是做了个自我介绍,直接就签合同了,一句话都没问过。

准备好的一大堆分析,全都白费了。

哪怕性格孤傲,不太会去钻营的杨青,都对此感到很奇怪。

哪怕只要300万成本,那也不是小钱,之前见过的影视公司和制片人,那谨慎程度都堪比投资数千万的大制作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

见他们不签字,李谦问道。

问倒是没问题,但是这……

虽然感觉有点顺利的离谱了,李谦就看了眼剧本,这上千万就拿出来给他们。

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让李谦再三犹豫才决定投资吧。

以往巴不得那些投资方想都不想给他投资,但是真有人这么痛快,却又觉得哪里不对了。

李谦看了看他们,笑道,“剧本我看了,策划书我也看了,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这还真没有,也就是打算把策划案声情并茂地讲出来,忽悠……不会,让李谦愿意投资。

“那还犹豫什么,直接一点,没必要搞那么多弯弯绕绕,签字吧。”

几人一想也是,这年头要点投资千难万难,让他们都下意识地认为拉投资都得费好一番功夫,见到了这么直接的李谦,反而不习惯了。

杨青也就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不过盛唐的创作总监史辰云,却没有签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李导,我们是一个编剧工作室,是想卖剧本的。”

这下有些尴尬了。

“你们不是来找投资的?”

“我们没有导演,自己也拍不了电影。”

“我广告说的很清楚了吧,寻找优质的电影项目,那你们策划案是怎么回事,还有给我报的800万成本呢?”

“我们的剧本都会附送一份策划方案,那个成本,是您说要在邮件里写明电影需要的成本,所以……”

“所以你们是来卖剧本的?”

“……是的。”

“你不是导演系毕业吗?”

“我是导演系毕业,但我就是个编剧,导演的活我干不来。”

李谦也是无语了,国内最好的艺术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只能写剧本不能拍片子。

这一时半会去哪找导演去。

史辰云和田宇升也有些尴尬,人家要一个完整的项目,他们只有一个剧本。

这让李谦去哪找导演去,齐玉昆、郭凡上学去了,苏仑得忙《超时空同居》。

有能力的导演哪里那么简单找,又不是大白菜。

李谦也不知道原版的导演是哪个,要不然倒是简单了。

甚至现在连《流浪地球》这部国产大制作科幻,《战狼》系列、《红海行动》这样的高水准商业战争电影是谁拍的都没有头绪。

国内这些导演猜了个遍,愣是没看出来谁能拍这种新类型的大片。

脑海里那些记忆,也没有电影的信息,导演、演员的名字都不知道,很多演员要不是认识的,都不知道是谁。

不过确实是好片子,李谦还是愿意收下,10万块给买来了。

国内不知名的编剧一部电影剧本在1-5万之间,不过这种工作室出品,比单个野生编剧的价格要高一点。

两三万块钱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开了十万块钱的整数。

史辰云和田宇升也很满意这个价格,这已经超出他们的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