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开天辟地(第2/4页)

张安世点了点头道:“其实臣这边,第一批官校学堂也即将毕业了,臣打算除了进锦衣卫的之外,留一批进太平府各府衙和县衙。”

朱棣颔首:“嗯。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读书人……能用的也要用。”

张安世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棣道:“不要将所有的读书人,视为你的敌人,你若是将他们都推到了自己的对面去,怎么能行?天下的读书人这么多,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落魄的读书人可不少,你这府里和县里都要人,可以招揽一些。不过……先不要大用,教他们先从文吏做起,进行甄选。”

张安世道:“臣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打算将文吏的待遇再提一提。还有臣打算直接在太平府内,颁布吏法,将文吏的地位确定下来。从前虽有待遇,可毕竟还是让他们不放心,直接订立了律令来保障,就更教他们安心了。”

朱棣笑了笑,只是笑得依旧有些勉强。姚广孝的死,让他的触动很大。

一连过去了月余。

这月余功夫,似乎一下子,天下平静了下来。

哪怕是从前的宁国府,也渐渐地开始安生。

有少尹高祥等人在,新的县令纷纷上任,这些县令,几乎都是从前太平府的属官,多是原先的县丞和主簿。

至于其他的官,则由一些司吏们充任。

如此一来,司吏又有了空缺,便又有新的文吏顶替。

这几乎是整个太平府的一次大调整。

不少人稀里糊涂的,突然就升官了。

若说从前,升京兆府让他们连升了两级,那么这一次,大量尽心办事的文吏,也突然有了前程。

一时之间,从文吏摇身为官者个个喜笑颜开。

即便是没有得到提升的,现在也不禁眼红。

这种事就是这样,从前一辈子都是文吏,不可能有前程,大家自然有自己的认知,混日子即可。

可现在想混日子而不可得,因为大家都在卷,谁不想鲤鱼跃龙门,一下子从吏摇身成为官呢?

别人可以,就意味着自己也可以。

现在太平府新制千头万绪,只要事情办的老练,就有许多的机会,这个时候若是不拼命,那就真的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自己的后代了。

何况你想躺平,可架不住身边的人要卷啊。

于是乎,莫说是新官上任要三把火,便是下头的文吏,如今也都是干劲十足。

六县的情况,终于彻底地摸清了。

此时,高祥特意从宣城县赶来,与张安世进行了一次密谈。

张安世看过了一沓一沓的数据,其中有最新的黄册资料,各县的耕地资料,所有的数目,十分细致。

这当然是需要细致的,出不得差错,因为从前的统计,只涉及到了税赋的依据,而现在,却又多分取土地的依据了。

遗漏了任何一个人,肯定是要闹的。

张安世看罢,便由衷地道:“办得好。”

他有点心疼那些清丈人口和土地的文吏,这种最是繁琐的数据,而且还要一遍遍地核验,确保万无一失,是极痛苦的事。

高祥道:“下头的人,几乎是不眠不歇,不说清丈的,就算是核验的文吏,都不厌其烦的走访了九躺,就是担心出错。”

张安世点头:“年末的时候,所有参与的人员,都发一笔津贴,这个要记下。”

对于那些尽心尽力做事的,张安世素来都大方。

高祥笑了笑道:“公爷办事,就是大气。”

“不是我大气,而是干了事,就要给钱。”张安世道:“话说回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想了想,接下来该做的事,便是让模范营往六县去操演。”

“这一百七十万亩耕地,只能在六县进行分,除去非农户,已在城里有营生的,还有那些土地在三十亩以上的,总计是三十二万户?”

高祥立即点头道:“是。”

张安世沉吟着:“各村和各庄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村和庄子的地多,有的地少,可若是让邻村和邻庄分了去,这也不妥,不但容易引发矛盾,而且……地太远了,也不好耕种。”

“其实现在最难的也就这个问题。”

张安世道:“那就只能以各村和各庄的情况,让人均分了……当然,还要预留一些土地,归太平府,作为将来建设作坊,还有其他的用途,不过尽力不要占用耕地。”

“各村各庄去分?”高祥道:“若是有的村庄可能每户分三十亩,而有的……只怕只能分十几亩了。”

张安世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若不照着这样分,总不能今日耕家里附近的低,而后又走几个庄子,去耕那十几里之外的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