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第2/4页)
张鉊现在害怕的是他把军队给带迷路了。
因此他一边下寨,一边让身边的精锐骑兵去尽量找一些向导。
再把军中来自朔方党项甚至就是草原部族的兵将,当然还有一些锦衣亲卫的草原探子和六法宗到草原上的传法僧,通通找来印证。
大家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最后一致认为方向和道路都没错,几个来过燕然山附近的达旦人勇士也坚定的认为,眼前的高山就是燕然山!
这就怪了!
张鉊搔了搔脑袋,怎么都到燕然山了,还是人毛都没看见?
不至于啊!难道这时候的草原部族,就跟明初的北元一样精明了?草原上又出了个阿鲁台?
我张圣人怎么也想不到,五六天前他错过的杨继业,正率领数百骑在他西北方不到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大杀特杀呢。
他的‘好儿子’杨无敌已经提前把他的活给干了,杀的耶覩刮部纷纷往北逃窜,他能看到人就怪了。
不过既然方向没错,张鉊也就不担心了,现在军粮充足,马匹肥壮,时间也还够,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
继续往北,一路找到昔年大唐安北都护府所在去,就不信那里也没有几个部落。
于是我张圣人在燕然山以南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拔营就来到了燕然山最东南部的山脚下,大概位置是在距离后世蒙古国前杭爱省海尔汗都兰以南二十里处。
历史上满清时期,康麻子命费扬古和孙思克为前锋,御驾亲征到此处,与噶尔丹展开了著名的昭莫多之战。
此战六十八岁孙思克大发神威,以步克骑打的噶尔丹狼狈逃窜,连正妻都战死了。
这位绰罗斯家最后的人物至此一蹶不振,不到一年就窘病交加一命呜呼。
张鉊倒是没意识到这里就是后世昭莫多之战的发生地,但是他知道另一件让所有人都不愿回顾的惨事。
先汉武帝征和三年,六月,汉武帝以巫蛊和阴谋立昌邑王刘髆为由,腰斩了领大军在外李广利的重要政治盟友,姻亲,宰相刘屈氂,收捕了李广利的家人,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草原上。
七月,李广利冒险博军功以赎罪的策略没有成功,只能率军后退,匈奴狐鹿姑单于在赵信等的建议下,率大军追击汉军至燕然山。
汉军将士们知道了长安发生的事,军心不稳,李广利眼看回朝必死无疑,干脆投降了匈奴。
七万汉军精锐,带着卫霍二人几十场大胜养起来的威武汉军之霸气,全军覆没于此。
张鉊不知道李广利最后屈膝的确切位置,但根据史书,也应该离此不远。
正好此时外出寻找向导的游奕军发回来消息,说是这边山坳中,发现了有旧日军营的痕迹。
张鉊当即就命大军移动到了这个地方。
诚然,汉时大军的军营旧址不可能现在还保存,但这里也不会是草原民族的军营,更可能是昔年大唐驻扎过军队的旧址。
因为这座遗址上,罕见留有中原式土夯墙的痕迹。
张鉊当即命人设祭坛,以猪牛羊三牲,瓜果,美酒为祭品,六法宗僧人设简单的道场诵经超度。
等一切做完之后,张鉊爬上军营左侧的一个小山包上。
他周围围满了刚刚跟他一起祭祀过可能是百年前,也可能千年前袍泽的将士们。
从征的翰林学士李昉刚刚洋洋洒洒的做了一篇祭文,引得王翼司中的参谋军官们一阵叫好。
但是这支军队中,不能说基本不识字,因为河西陇右这几年的文教水平在张鉊的刻意督促下,提高了很多。
这些河陇勋臣或者亲军、禁军子弟,也多少都读了几年书,说文盲肯定不合适,但也就仅限能认得一些字,知道毛笔应该怎么拿而已。
张鉊伸手往下一压,示意周围的兵将都安静下来,然后看着他们微笑问道:“你们谁会背诵大朝陈陶的陇西行其二?”
兵将中会的人正想举手,不妨一个嘴上还长着绒毛的黑小子一下就跳了起来,大声的喊道:“圣人,小将会!”
众兵将一看,好嘛!大喊的人正是我张圣人的儿子,皇次子张贤瑀。
所有人都赶紧不举手了,这时候还举手,那就太不识趣了。
张鉊也看到了张贤瑀,笑着招手让他上来,他这次没让张贤瑀去南溪府,就是为了提升他的自信,现在有这个露脸的机会,自然要他上来。
张贤瑀黑了很多,也开朗了很多,张鉊一伸手,他就抓住张鉊的手腕,一下跳上了山坡。
虽然文才比不得张贤存,但张贤瑀那也是经受过正规皇室教育的,一手陇西行根本难不倒他,张口就开始背诵。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